然而,當他提出自己的想法時,朝中的大臣們卻大多表示出強烈的反對意見。他們或是以祖制不可輕易更改為由,或是強調世家勳貴在國家穩定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紛紛勸誡周仁帝收回成命。

面對如此眾多的反對聲音,周仁帝深知若強行推行自己的計劃,恐怕會引發朝廷內部的動盪與混亂。

畢竟,此時的朝局尚不穩定,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局勢失控。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儘管心有不甘,但為了維護整個朝廷的穩固,周仁帝也不得不暫時放下個人的意願,忍痛放棄了這次難得的削弱世家勳貴的機會。

但他心裡明白,這只是權宜之計,待到時機成熟之時,他定會再次出手,徹底打破這些權貴們對朝政的掌控。

周仁帝強忍著心頭那即將噴湧而出的怒火,面色陰沉地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倒是朕一時心急,欠缺思量了。既是如此,那便交由影衛去處理這件事吧。”他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其中蘊含的威嚴卻絲毫不減。

在場的各位大臣紛紛頷首,表示贊同周仁帝的決定。畢竟他們心裡都清楚,影衛的人數向來不多,而且其活動範圍大多侷限於帝都之內。在這帝都之中,影衛無疑是周仁帝最為得力的眼線和耳目,可以迅速而準確地獲取各種情報資訊。

然而一旦離開帝都,影衛所能發揮的作用便會大幅削弱,對於那些盤踞一方、勢力龐大的世家勳貴們來說,影衛根本不足以對他們構成太大威脅。

在這場與世家勳貴們的激烈交鋒中,儘管周仁帝最終做出了讓步,但至少也成功地讓這些自視甚高的傢伙感受到了一絲潛在的危機。或許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挫折,但誰又能斷言它不會成為日後局勢扭轉的關鍵伏筆呢?

周寧面色沉穩地接過那道明黃色的聖旨,小心翼翼地將其捲起來放在一旁。緊接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個沉甸甸的布袋,裡面裝滿了閃耀著銀光的銀元寶。然後,他微笑著走向那位負責傳旨的太監——小榮子,並輕輕地將手中的布袋遞到了對方的手上。

要知道,這小榮子如今可不一般吶!他可是皇宮大內總管德喜大人的乾兒子呢。仗著這層關係,小榮子在宮中可謂是如魚得水,不僅訊息極為靈通,就連一些頗為隱秘之事也都瞭解得一清二楚。

只見小榮子滿臉堆笑,十分恭敬地向周寧行禮謝恩道:“多謝九殿下賞賜,您此次可真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啊!陛下得知此事後龍顏大悅,歡喜異常呢!今日奴才前來,主要是受陛下所託辦兩件大事。這頭一件嘛,便是請九殿下監斬那個罪大惡極的劉大光;至於這第二件,則是需要殿下將那些涉案之人的全部財產收攏起來,由奴才帶回宮去呈交陛下。”

聽到此處,周寧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而從容的笑容,緩聲道:“能令父皇高興,乃是兒臣之榮幸。榮公公儘管放心,關於抄家所得的全部銀兩,本殿早已命人準備好了。待公公返程之時,只需差人過來取走即可。”

小榮子聞言亦是眉開眼笑,連忙點頭應道:“如此甚好,那就有勞九殿下費心了。奴才我呀,也就不客氣啦,待到離府時自會帶人將這些銀子一併帶走。不過還望殿下提前備好詳細的賬本,以便奴才回宮覆命時向陛下交代清楚。”

抄家這等差事向來都是個油水豐厚的美差,周寧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早在行動之前,他便精心謀劃好了一切。不僅私自截留了整整三成的銀子,還巧妙地準備了一本看似天衣無縫的賬本,確保即便是再精明的人來審查賬目,也絕對找不出絲毫破綻。而對於這些暗中操作,參與其中的眾人皆是心照不宣。

小榮子更是表現得極為識趣和乖巧,事事都能揣摩到周寧的心思,並將其交代的任務完成得妥妥當當。如此一來,周寧對小榮子愈發滿意,覺得此人甚是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