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昭陽和張文宏向看門的大爺說明了來意,學校校長接待了他們,並安排學生喊來了匡志軍的班主任張老師。

張老師顯然有些緊張和不安。

“11月3日,匡紀祿(匡志軍的父親)的手機壞了,一直沒有與兒子取得聯絡。”

張老師回憶道,“直到11月5日,匡紀祿到學校給兒子送生活費時,才發現他並不在學校。”

許昭陽和張文宏認真聽著,記錄下這些關鍵的時間點。

“匡志軍最後一次出現在學校是什麼時候?”許昭陽問道。

張老師繼續說道:“匡志軍從10月30日週五離校回家了,按照規定,他應該在11月1日返回學校,但他當天並沒有回到學校。

我當時立即聯絡了他的父母,但恰好那段時間匡繼律的手機也壞了,學校一直聯絡不上他們。”

張文宏皺起眉頭,意識到這一點確實增加了溝通的難度。

“那您當時有沒有采取其他措施?比如聯絡他的親戚或者其他同學?”

張老師嘆了口氣,顯得有些愧疚:“那段時間學校正好在鬧流感,當天有30多名學生沒有到校上課,

所以我就認為匡志軍可能得了流感,在家休息,便沒有繼續聯絡他的父母。”

許昭陽點了點頭,表示理解當時的複雜情況,但仍然指出這是一個重要的疏忽:“也就是說,

從10月30日到11月5日這段時間,學校實際上失去了與匡志軍的聯絡,

而他的父母也因為手機問題無法得知兒子的情況?”

張老師點點頭,承認了這一點:“是的,匡紀祿夫妻當時也沒有在意,以為孩子在老家不會出什麼事兒。

他們平時工作忙,只有週末才回來和孩子團聚。”

為了進一步瞭解情況,許昭陽繼續問道:“張老師,匡志軍平時在學校的表現如何?

有沒有注意到他和誰關係特別好,或者有什麼異常的行為?”

張老師想了想,回答道:“匡志軍平時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成績不怎麼好,但人很老實,從來沒有和同學發生過沖突。

他不太愛說話,也不怎麼參加集體活動,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

張文宏補充問道:“那這段時間學校裡還有沒有其他不尋常的事情發生?

比如有陌生人進出校園,或者有學生提到過什麼奇怪的事情?”

張老師搖了搖頭:“據我所知,那段時間學校除了流感外,一切都很正常。

不過,我可以再問問其他老師和同學,看看有沒有遺漏的資訊。”

“我能不能問一個問題?”張老師突然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安。

許昭陽點點頭回應道:“老師,您請說!”

“這案子不是結案了?

怎麼又進行調查了?”張老師有些疑惑地說,“不會是我有什麼責任吧!”

許昭陽連忙解釋道:“哦,不是的,老師您不用擔心,

我們只是重新審視一些情況,確保沒有遺漏任何細節。”

“案子還是有疑點吧!”張老師追問道,顯然對這次重新調查感到好奇和擔憂。

許昭陽搖搖頭,試圖讓張老師放心:“這只是例行檢查而已。

我們希望確保所有資訊都準確無誤,之前刑警隊也來人詢問過相關情況吧!”

張老師點點頭,回憶道:“他們和你們問的問題差不多。

哦對了,他們還問了匡志軍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癖好,會不會喜歡穿女孩子衣服。”

張文宏接過話題,輕聲問道:“您當時是怎麼回答的?”

“我當時說沒有,我第一回聽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