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麟被困在那間陰森的房間裡,恐懼如洶湧的潮水,將他徹底淹沒。他的呼吸急促而沉重,心臟在胸腔裡瘋狂跳動,彷彿要衝破胸膛。四周漆黑一片,死寂的氛圍像一層密不透風的黑幕,緊緊包裹著他。他使出全身力氣,瘋狂地拍打著那扇緊閉的門,聲嘶力竭地呼喊著救命,可回應他的只有自己絕望的回聲,在空蕩蕩的房間裡不斷迴盪,愈發顯得詭異和淒涼。

就在他感到絕望,幾乎要放棄掙扎的時候,突然想起村裡老人曾說過的話:遇到不乾淨的東西,念毛主席語錄,邪祟便會退散。慌亂之中,這成了他唯一的希望。劉育麟顫抖著聲音,帶著哭腔,開始大聲念起毛主席語錄。他的聲音起初微弱且顫抖,隨著每一個字的吐出,逐漸變得堅定有力。

說來也怪,隨著他的唸誦,房間裡的溫度似乎逐漸回升。原本冰冷刺骨的空氣,慢慢有了一絲暖意。那股陰森的氣息,像被一陣無形的風吹散,漸漸消散。房間裡瀰漫的腐朽味道,也不再那麼濃烈。角落裡似乎有光影在閃爍,像是有什麼東西在悄然退去。

過了一會兒,只聽“吱呀”一聲,那扇緊閉的門緩緩開啟了。門縫中透進一絲微弱的月光,照亮了劉育麟蒼白驚恐的臉。他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顧不得許多,像一隻受驚的兔子,拼命衝出門去,腳步踉蹌地跑下樓。一路上,他的腦海裡不斷浮現出棺材裡那件泛著詭異光澤的白色壽衣,還有那“砰砰”作響的棺材蓋,這些畫面如同鬼魅般緊緊纏著他。

劉育麟逃離鬼樓後,一路狂奔回住處。躺在床上,他的身體仍在止不住地顫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鬼樓裡的恐怖場景。每一次閉眼,那陰森的房間、淒厲的哭聲就會再次浮現,讓他冷汗直冒。這一夜,他輾轉反側,一夜未眠,直到天亮,才在疲憊與恐懼中稍稍緩過神來。

第二天,劉育麟頂著濃重的黑眼圈,找到村裡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老人見他神色憔悴,滿臉驚恐,便關切地讓他坐下,聽他講述昨晚的可怕經歷。劉育麟一五一十地說完,聲音仍帶著些許顫抖。

老人聽完,長嘆一口氣,緩緩說道:“那鬼樓本是村裡一位大戶人家的住所。多年前,大戶人家的女兒阿珍,和鄰村的一個小夥子相愛了。可當時的觀念保守,未婚先孕被視為奇恥大辱。阿珍的家人覺得顏面盡失,將她關在了那間房裡,不讓她出門,也不許任何人探望。”

老人頓了頓,眼中滿是憐憫:“阿珍在那狹小的房間裡,獨自生下了孩子。產後身體虛弱,又遭受家人的冷眼和辱罵,她不堪重負,最終在房間裡上吊自殺了。孩子也不知去向,有人說被扔到了荒郊野外,也有人說被偷偷送走了。從那以後,每到夜晚,阿珍的冤魂就會在樓裡哭泣,尋找她的孩子。”

劉育麟聽後,心中滿是同情與憤慨。他決定再次前往鬼樓,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安撫阿珍的冤魂。他找到幾個同樣勇敢的知青同伴,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大家被他的勇氣和正義感打動,紛紛表示願意一同前往。

幾人準備好手電筒、工具等物品,再次來到鬼樓。這一次,他們有了心理準備,卻仍被樓裡陰森的氛圍所震懾。他們小心翼翼地在樓裡搜尋,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在地下室的一個隱秘角落,他們發現了一個破舊的搖籃。搖籃上佈滿灰塵,已經腐朽不堪,裡面有幾縷頭髮和一件小衣服。劉育麟看到這一幕,心中一動,推測這或許就是當年阿珍孩子的遺物。

劉育麟和同伴們小心翼翼地將搖籃帶出鬼樓。他們找到村裡的長輩,在村裡的祠堂舉行了一場簡單的祭祀儀式。祠堂裡香菸嫋嫋,他們懷著敬畏之心,向阿珍的冤魂訴說著,希望她能安息。

當晚,劉育麟再次來到鬼樓附近。月光如水,灑在鬼樓上,給它披上了一層銀紗。鬼樓顯得格外安靜,沒有傳出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