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運河施工(第2/2頁)
章節報錯
商隊來到蘇伊士港,遠遠的觀看龍國海軍搞基建。
他們很快就和龍國商人做起了生意。
古埃及特產之一是黃金,他們西面的努比亞地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黃金產地之一。
而且尼羅河上游的沙漠地區,還擁有著非常豐富的黃金礦藏,當時的埃及人已經開發了多處金礦。
黃金在古埃及被視為神的肉體,主要用於宗教和裝飾,例如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和金字塔尖等等。
雖然龍國貨幣體系採用的不是金本位,而是下一階段的主權信用貨幣,白條。
但黃金在當地各個文明中,仍然是硬通貨。
白帝的策略是,在挖通蘇伊士運河之前,能避免衝突儘量避免衝突,先把交通基建搞搞好再說。
對於做貿易起家的龍國開拓者,和當地人交易當然是允許的,而且還被鼓勵。
龍國的貿易品,無疑是極具競爭優勢的存在。
簡簡單單的可樂汽水,就把一眾法老、祭祀、貴族、將領們給喝迷糊了。
一瓶0.5L裝的可樂汽水,就能換到500克的黃金,差不多是等價兌換了。
當地貴族喝不到帶氣的飲料,況且還是冰鎮的。
這讓白帝聯想到當年肉湯換人的荒唐場面,感嘆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慾,真是什麼都能幹得出來。
殖民地先驅們有極強的經商天賦,他們利用限量供應、飢餓營銷等手段,把可樂汽水炒作成了奢侈品
埃及文明上層階級們,很快就攀比起來,以能喝上一瓶帶氣可樂,為社會地位的象徵。
甚至帶logo的空瓶子,都要裝上水插上花,擺在客廳桌上炫耀。
黃金在龍國價值不大,僅作一般裝飾金屬使用。
但在當地可以很方便消費。
騙,不對,是換回來的金幣,能僱傭大量當地便宜勞動力,幫忙挖掘運河。
甚至購買奴隸都不是問題,此時埃及文明實行的還是奴隸制度。
要知道,在當時一名普通男性奴隸,才價值一百多克黃金而已。
強壯男奴和年輕漂亮的女奴,價格稍微貴一些,就算是這樣,也超不過一瓶可樂的價值。
經過幾個月的籌備,港口基本建成,第一批施工物料也運抵蘇伊士港。
工程師驅趕在附近圍觀的當地人,開始鑽井埋藥,進行標準施工作業。
到了這個時候,埃及人還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
隨著一聲聲刺耳的警報聲響起,爆破工程師按下遙控按鈕
一枚枚地下炸藥相繼引爆,巨大的破壞力把堅實的大地,炸成一條鬆軟的巨蛇
20公里外都有明顯震感。
看熱鬧的本地人,更是嚇得魂飛魄散,匍匐在地上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