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朕說?你讓朕今日顏面丟盡!”

天師沒說話,目光平靜,看著暴怒的帝王。

皇帝憤怒不已,怒聲問道:

“刺殺是怎麼回事?到底是你安排的,還是意外?”

天師笑了笑,有一瞬間,他的臉和王玢的臉重合,那種無奈而又憂傷的神情,叫皇帝心頭一跳,氣焰瞬間消下去,怔愣了好幾秒。

當初他質問王玢時,王玢就是這般表情,他如何也忘不掉。

天師開口,語氣裡有一絲微不可察的委屈:

“陛下,草民沒有那麼大能耐,請來兩位百步穿楊的刺客。”

皇帝頓覺難以面對天師,眼神躲閃,舔了舔嘴唇道:

“天師……勿要怪罪,朕只是一時心急,才說了些重話。不知天師可否為朕解惑?”

天師點點頭,語氣和緩道:

“陛下,還記得我說小殿下有一劫,而謝氏子便是生門嗎?”

“我便是預感到了今日必出大事,只是我算不出具體劫數,故而出此下策。那孩子本是有塊護體靈玉的,那玉通靈性,可救他一命,只是千算萬算,沒算到他早已失了靈玉。”

說罷,天師低頭,臉偏向旁處,一臉愧疚道:

“是我學藝不精,才叫陛下受辱,可憐那孩子又丟了性命。”

天師容貌世間難得,做出這般神態來,倒顯得有些楚楚動人,又不矯揉造作。帝本是個好顏色的,又因為天師做這麼多都是為了他的寶貝孫子,故而立馬消了氣,帶著些哄意道:

“這怎麼是您的過錯呢?是那孩子命該如此,運氣不好罷了,能為君死,是他的榮耀。倒是天師救了皇長孫一命,朕要好好感謝天師,天師想要什麼,儘管與朕說。”

天師微微搖頭,垂下的眸子中一片算計,口中卻滿是悲憫道:

“如此獎賞,受之有愧。”

帝眼中盡是欣賞,天師斜睨見皇帝的神情,心裡冷笑不已,為了更加塑造自己完美的形象,叫皇帝更信任自己,故而他提議道:

“陛下,謝氏子護主有功,當賞,不如為其追封,表嘉忠心。”

皇帝稍作權衡,當即採納天師的建議,並道:

“念其護主有功,追封‘忠武’。”

“陛下聖明。”

天師微微一笑道。

“至於謝玿,雖說其將那兩個刺客未審先殺,可他這是護犢情深,情有可原,故而殺人洩憤,不若言語訓誡,如此一來,也好安撫朝臣。”

這個提議皇帝並未立即採納,而是皺著眉,一臉不悅地向天師告狀道:

“大臣們都要朕給個交代,朕怎麼交代?謝玿觸犯國法,理應問罪,只是有這麼多人替他擔著,叫朕進退維谷。”

天師心裡憋著壞主意,故作為難地對帝道:

“恕我無能,陛下,我並不擅長應付此事。”

隨後他似乎靈光一閃,提議道:

“陛下何不去問正道子?正道子於這方面頗有造詣,想來正道子較我謀略更多。”

然而皇帝並不希望能人異士過於干涉朝廷,故而聽天師這般說,皇帝心裡對正道不滿,卻也給天師個面子,順應道:

“那朕便去與他商量,看看他是否如天師所言,謀略甚多。”

皇帝朝外走去,天師頷首恭送,笑道:

“陛下慢走。”

抬起頭時,眼裡盡是惡意。

正道子啊,他有什麼建議呢?當然是……主殺啦。

不過皇帝倒是不會真殺了謝玿,只是天師想借正道這把刀,在謝玿心窩子上再補上一刀罷了。

皇帝與正道商議過後,當日便頒佈了對此事的處置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