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哥也要逐出小弟,那,我走。”

孫策笑道:“三弟誤會了,我問你,願不願意進孫氏宗廟。”

孫定大喜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孫策問道:“孟甫,你覺得劉表會賠償什麼?”

孫定道:“兄長,常言道: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以!今劉景升無故而襲父親,妄言父親匿璽背約,可是證據呢?既然他做了初一,就由不得我們做十五。大哥只要一簡令書,傳檄天下,讓天下人盡知前因後果,那兄長便不再是以下克上的反賊了。

再說了,劉景升如今拿什麼和兄長作對?原本,他劉表統治襄陽、江陵、江夏三郡並一個新野縣,可如今臣弟攻滅了江夏、江陵,此兩地如今都是我孫氏領地。不過,劉表可以輸,卻不可以沒的。至少不能在我們孫氏手裡覆滅。”

孫權道:“三弟,難道是……?”

孫策還沒想明白,周瑜卻道:“孟甫賢弟,你的意思是,劉表可以被擊敗,卻不能覆滅,是指孫氏不可以成為第一個讓宗室丟臉的人?”

孫定道:“不,公瑾,你會錯意了。我的意思是,孫氏不可以成為第一個剿滅宗室勢力的人。不過,有一個人卻可以成為第一個。”

孫策問道:“誰?是誰?”

孫定笑道:“這個人兄長認識。其家族號‘四世三公’,不過,並非是冀州袁紹,而是宛城袁術。”

孫策愈加疑惑,問道:“袁公路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要想讓他剿滅劉表,不容易啊。”

孫定道:“既然大傢伙都說伯父匿了玉璽,兄長何不乾脆拿出玉璽,獻給袁術?不過,臣弟不認為袁術會與劉表為敵,相反,他或許會向曹操下手。”

孫權怒道:“父親冒著性命,這才拿來的玉璽,憑什麼給袁術?我想不通!”

孫策看向周瑜,問道:“公瑾,你覺得孟甫所說,是否可行?”

周瑜什麼人,孫定的話才說出來,他就猜到了其中竅訣。如今聽到孫策問話,笑道:“可行,不但可行,而且可以把這天下攪亂。到時候,伯符只需渾水摸魚,坐享其成,天下可定。”

孫策道:“你說說看。”

周瑜道:“這有何難?袁術欲得玉璽很久了。今伯符只消藉口舅父吳景被劉繇壓迫,獻玉璽借兵以救舅父,袁術必然答應。那時,袁紹必然遷怒袁術,兄弟反目,而伯符先伐定揚州,再定荊襄,以荊、揚之富庶,再徐圖中原,待中原定鼎,天下唾手可得也。”

孫定道:“還有一策,先取荊、揚,復定交、益,以蜀、楚、吳越之富庶,據長江而守,與北地諸侯,劃江而治。而後偷出陰平小道,徑取雍州、涼州。而後以雍、涼之兵,伐司隸之地,待兩京入我軍之手,天下可得也。”

朱治道:“臣願往袁術處為使。”

桓階亦道:“臣亦願往。”

孫策笑道:“伯符得諸位如此,孫氏當興,孫氏當興啊!”

散了朝,孫定回到宅中。卻見到孫璩在中堂坐定。孫定道:“大哥,你……你怎麼來了?”

孫璩問道:“如今你我富貴,老族長陳望病重,希望我們迴歸家族,我這便要離去了,將來認祖歸宗,重新恢復陳氏名姓了。你呢?想回去麼?”

孫定道:“想當初,父親大人好仁義哩,看見我無辜被打,竟然一聲不吭。這樣的爹,不要也罷。再說了,義父待我恩重如山,我這個做兒子的怎麼可以背信棄義?我可不是見錢眼開的呂奉先,三姓家奴!”

孫璩道:“你怎麼可以這麼說董太師?董太師禮賢下士,知人善用,將來必定是天下共主,你早晚會後悔的。”

孫定怒道:“看來大哥是鐵了心要投靠董賊了?不過,我倒有一首小詩送給兄長,其名·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