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而其中一個角上,則是用一片黃金鑲住。袁術大喜,道:“好!好!好!果然是傳國玉璽,孫伯符不愧是我袁公路治下第一大將,有勇有謀,有格局。不錯!”

陳留,曹操也在為人才發愁。左曹掾,桂陽人陳琝道:“主公,潁川多賢士,何不在潁川佈下招賢文書?或許有賢者來投?”

曹操笑道:“孟愷,現在也沒有外人,你如何不叫我一聲舅舅?”

陳琝道:“孟愷先是臣子,再是外甥。禮法大過家法。”

曹操道:“孤聽說,孫策把傳國玉璽送給了袁術,你覺得這是什麼意思?”

陳琝道:“甥男覺得,這事孫策的陽謀。無非就是挑唆袁術和我軍為敵罷了。”

曹操笑道:“那你怎麼會覺得袁術會和我們作對,而不是優先進攻劉表呢?”

陳琝道:“袁公路本事不大,可志比天高。他必然會把我們作為假想敵,並且會想辦法殲滅我軍的。不過,他可是尋錯的了對手。不過,我覺得,或許可以禍水東引,也未可知。”

荀彧道:“公子的意思是,讓袁術去和劉備去對陣,一來,劉備發育不起來,二來也可以消耗袁公路的兵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曹操笑道:“那文若覺得,我們是不是要和孫策去同盟呢?”

荀彧道:“沒有用的,孫策勇武有餘,機謀不足。而且這個人素有大志,與他們同盟,應該沒有可能。”

曹操揉著鬢間道:“天下這麼多的諸侯,難道就沒有可以和我們同盟的麼?”

夏侯惇道:“孟德,何必想著同盟呢,我軍人才濟濟,還需要和他人結盟麼?對於周邊的諸侯勢力,弱者滅了,強者虛與委蛇,慢慢地消滅,這天下早晚是我們的。如今,我們最大的敵人,仍舊是國賊董卓。董賊不死,孟德想來寢食難安吧?

不過剛才外甥公子的話,元讓倒是覺得頗有道理,驅虎吞狼,這是一個陽謀。劉玄德雖然能夠猜到,但他兵力不多,若是讓袁術與他們對上了,也許是好事。”

李典聽到夏侯惇如此說,卻道:“世人都會覺得這是好事,你覺得劉玄德會中計?劉玄德絕不是簡單的人。雖然他只是織蓆販履之人,可自古以來,草根成就前程的並非沒有先例。前漢‘淮陰侯’便是例證。”

曹操怒道:“好了,孤讓你們來,是想辦法的,不是來吵架的。”

陳琝卻道:“其實無妨,道理不辯不明。有些事只有說開了,才會消除大家心裡的隔閡。甥男倒是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

宛城,袁術得了傳國玉璽,心中不免有些驕傲。心中有些想要僭越稱帝的念頭。這日早朝,袁術道:“想當初,漢高祖不過是泗水的一個亭長而已,卻能夠得到天下;如今經歷了四百年,皇朝氣運已然衰弱,如今盜匪四起,諸侯自立。我袁家是四世三公的家世,正是民心所向;我打算順應天時,正式登臨大寶,踐位九五至尊。你們覺得如何呢?”

主簿閻象道:“不可!主公不可啊!以前周王室從后稷直到文王,世代積累功業恩德,佔有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仍然以臣禮服侍事奉殷商王朝。主公雖然歷代興旺昌盛,但沒有像周王朝那樣興盛,漢室雖然衰弱,但也沒像殷紂王那樣暴虐呀。若主公現在登基,只怕會成為眾矢之的,天下諸侯都會以優先共擊大王而為樂的。所以,臣下以為,這件事絕對不可以。”

袁術道:“袁姓出於陳。陳乃大舜之後。以土承火,正是應了其運。而且,前者孫策遣使進奉傳國玉璽,足見天下歸心於袁氏。再者,天下讖言:代漢者,當塗高也,而我的字是公路,豈不是正好相印證了?好了,就這樣,你們不要再多說什麼了,我主意已經決定了,你們任何人再多說一句廢話,我一定砍了他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