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的“領袖”。

事實上,不僅是這棟宿舍,整個學校的其他宿舍樓裡,相似的場景都在這個時段發生著。經歷了近一個星期的小規模求生之後,大家都有了抱團的打算。

整個學校的十幾棟宿舍樓,加上幾棟教學樓還有類似科教樓、學生事務中心等等其他建築,總共二十幾座建築裡,每一座都有幸存者,也都在這個時間段裡,推舉出了領導層。

經歷了十人以下的小規模隊伍之後,學校裡的倖存者,開始了第二個階段。這一階段被羅玲他們稱之為大學聯盟時期,也就是以樓棟為單位,每一個樓棟的倖存者成為**團體,但所有團體又為了共同目標而聯合在一起,儘可能的消除倖存者之間的內鬥。

不過這種事情顯然是不容易完成的,在生存面前,這裡的人也已經不存在什麼年長者和年輕人的分別,也沒有了各種官職的壓迫。很多宿舍的倖存者是大學生,但類似科教樓之類的地方,裡面的倖存者卻以教職人員為主。

最開始交涉的時候,那些老師和校長書記等等人,還想仗著自己的身份地位,讓那些大學生首領屈服,並整合他們手底下的力量。

要是換成以前,傻叉才會違背校領導的意思,那不是給自己畢業拿證添堵嗎?但現在不同了,這年頭就和古代亂世一樣,要活得好,就必須拉起自己的隊伍,誰管你是校領導還是老師,說什麼身份都是屁話。

正因為這種矛盾,使得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不僅沒有聯合的意思,甚至還想要互相攻擊掠奪。還是那句話,在九成九的倖存者眼裡,內鬥永遠比對付喪屍輕鬆。

最後還是因為校外聚攏過來的喪屍越來越多,他們這些倖存者的活動空間日益減少,生活物資也越發緊缺,才使得這種矛盾弱化。

大家最後不得不想辦法相互聯絡,尋找突圍出去的辦法,學校裡的食物飲水都已經差不多了,死守在這裡不是辦法。

最終他們這些首領達成了一致,把剩下的人都集中起來,大家一起想辦法衝出去。那時候他們還沒有普通喪屍和異體喪屍的概念,大家根據幾天的經驗,決定喪失還算好對付,所以就有了突圍去大馬路,沿著公路離開的想法。

只是很倒黴的,他們突圍的時間算得不好,因為就在他們突圍的前一天裡,喪屍開始了進一步進化。雖然那時候遠沒有現在進化的強悍,但也比他們印象裡的厲害多了。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這些傢伙低估了對手,並因此遭受了慘重的代價,不僅沒有突圍出去,反而折損了三分之二的人手。一些建築物裡的倖存者團隊甚至團滅,僥倖逃回來的,一個宿舍也沒剩幾個人了。

就拿我們這個宿舍來說,最後活下來的就只有兩男一女,沒錯,也就是我們眼前的羅玲、郭鵬程和楊澤了。

至於龍濤,他是另外一棟宿舍樓倖存者團體的人,不過他們那邊更倒黴,突圍失敗之後幾乎全滅,就他一個跑了出來。而且因為當時情況混亂,他逃出來的時候沒能跑回自己的宿舍,只好臨時躲在了這棟宿舍樓裡。

之後他就和羅玲三人一起組隊,成立了如今我看到的求生四人組,並就這麼又堅持了很長時間。

別看之前就說他們的物資不多了,但那是針對一個宿舍裡剩下來四五十個人的情況。就拿羅玲幾人舉例,他們只有四個人,等於一個人的食物儲量變相翻了十倍,假如以前四十個人的時候只能堅持三天的話,同樣的物資他們四個可以堅持一個月!

從這角度來說,雖然他們的突圍計劃損失慘重,但對活下來的少數幸運兒來說,這卻是變相緩解了食物危機,給他們創造了活更久的機會。

正是基於這一點,才讓他們幾個能夠活到羅玲口中的第三階段,也就是救援階段。

沒錯,在羅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