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劉邦心中的扶蘇(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邦將自己的劍插在地上,此刻劍上已經滿是鮮血,甚至還能感受到上面鮮血溫熱的溫度。
劉邦自己則是癱坐在地上,他累得不輕。
剛剛將教研樓燒了,就吸引了數量極多的喪屍,他們在這裡對抗的並不順利。
不過好在是大秦一直有支援他們,讓他們有足夠的人數與喪屍對抗。
隨著鐵蒺藜被推了上來,代替了鐵絲網,鑄就了一道新的防線。
隨著防線的築就,劉邦也退到了後方休息。
“扶蘇……賢侄你怎麼在這?”在後方休息的劉邦遇到了扶蘇兩人。
扶蘇堤著一把長劍,身上披著甲冑,“自然是來幫你劉季。”
一旁的白靈曦看著前方大秦人鑄就的防線,還有那防線前的屍體,無不覺得震撼和恐懼,她不自覺的抱住了扶蘇的手臂。
聽著扶蘇叫自己“劉季”,劉邦臉黑了下來“你叫陳武都得叫叔,你卻叫我的字,難道我與陳武不是同輩,不,我是跟你的父親一個輩分。”
“是是是,你說的對。”扶蘇態度敷衍出聲。
“哼!既然我說的對,來叫聲劉叔聽聽。”
“劉叔。”扶蘇有一種想踹劉邦的感覺。
“唉,好賢侄。”劉邦嘿嘿一笑,他和陳武對扶蘇的感覺其實都是一樣——這確實是個好兒子,一個好臣子,甚至也能是一名士兵。
劉邦對於扶蘇的印象很好,愛民如子,政治遠見,剛毅勇武。
在朝堂上的時候能為了百姓,為了儒生去勸諫自己的父王。即便對方懇求長生,永生,沉迷於吃仙丹,甚至有些魔怔,扶蘇都敢勸諫,可以看出扶蘇的勇氣。
這種勇氣可不是誰都能擁有的,畢竟要勸諫的人物是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痴迷修仙的帝王,對方可是一個不順眼就能讓你掉頭的存在。
扶蘇也不僅僅是個文弱的書生,他之後被嬴政派到了長城,與蒙恬一起抵抗匈奴,獲得了很多長城軍團的軍心,同時自身也表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
這就是劉邦對於扶蘇的印象,一個政治遠見,愛民如子,勇猛剛毅的好賢侄。
在劉邦看來,扶蘇的性格其實並不算是懦弱,過於仁慈。如果說他是個懦弱的人他又怎麼敢去勸諫嬴政?如果說他是個仁慈的人,又怎麼敢上陣殺敵?
嬴政之所以覺得扶蘇太過軟弱,懦弱,仁慈也是因為他是一個父親。
在大多數父親的眼中,自己的兒子都不是特別的完美,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所以就會爆發矛盾。
劉邦作為一個旁觀者很清楚,其實他也有這種經驗。
作為漢太祖的劉邦也苦惱自己的孩子劉盈,性格太過於軟弱,甚至想要廢了他以劉如意為太子。
但他最終沒有這麼幹,因為他不僅是一名父親,也是一個皇帝,他能看到劉盈的身後有誰——呂雉。
同屬於皇帝,劉邦相信嬴政也不會選擇去廢一個太子,去立一個新的太子。
只可惜他還沒有立扶蘇為太子就駕崩了,導致趙高和李斯篡改了嬴政的遺詔,支援胡亥繼位。
之後這些人更是偽造了一封遺詔,害死了扶蘇和蒙恬。
有很多人想不通扶蘇明明手握30萬大軍,還有蒙恬助力,為什麼還要自殺?認為扶蘇就是個廢物,不堪大任,非常懦弱。
這一點劉邦倒是想得通,並不是扶蘇懦弱廢物,而是嬴政給的壓力太大了。
扶蘇不僅作為嬴政的長子,更是大秦的長公子,他每一天都要被無數人審視,身上的缺點會被無限的放大,因此他活得很努力,也很壓抑。
眾人的目光並不算什麼,這種充其量其實也只是外人,可是他每天還要被自己的父親審視,甚至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