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還有一件事(第3/4頁)
章節報錯
底蘊的社會,他們的辮子已經被剪了幾十年之久,但心底和骨子裡依舊長跪不起,這還是有著幾千年文化支撐的存在,都這幅德行,更別說這些白冥軍的值守人員。
讓他們現在就態度良好,你這不是讓母豬上樹,讓公雞下蛋嘛。
所以這些細節可以忽略,重要的是,他們真的為百姓提供落腳處,不是虛張聲勢,不是形式主義,是真正的實施。
為此於天還不辭辛勞的跟隨帶隊的人,那是一個村落的主事,當百姓湊夠一定數量之後,就由他,帶著百姓來到自己村子,進行分配和落腳。
之後會有下一個村子的主事前來檢查站,等到百姓再積攢夠一定數量後,被帶到他們的村落,並以此類推。
最後於天又顛簸的進到聖陵城,其中也是大變樣。
聖陵城前的廣場上,沒有了如蒼蠅般轟鳴和撲騰的人群,除了祭祀的高臺依舊被圍欄起來,廣場一處地方,合理的搭建了幾座施捨的粥棚,寥寥數座,圍繞著的人群也不多,聽盛粥的人說,在這裡長吃長住的人,沒多少,大部分都被分配到村落當中,自力更生去了。
廣場另一處,還有一些小商販的攤子,上面叫賣著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商品,給死氣沉沉的生活,增添了一分緊張火熱的奔頭。
一想到這裡前幾天,曾經有那麼多的人來過又冤死,曾經想要活著卻不能,而這種轉變,僅僅是幾天的時間,就這幾天,他們就趕不上,就看不到。
於天本想感嘆一句,可沒有找到合適的詞,這是生不逢時?這是命?
這是踏馬的!
此時,進入聖陵城也是免費的,只需要例行盤查即可,雖然亓冥道人政策有變,但這一點還是依舊謹慎,盤查的規格,跟之前的嚴格相差無幾。
更讓於天大跌眼鏡的是,原本被燒燬的聖冥園,並沒有重建,廢墟依舊矗立在那裡,如一個證物,在昭示著血淋淋的殘酷。
而亓冥道人給出的說法是,就像耶穌被釘到十字架上替眾人受苦受難一樣,冥神也是不忍看世間疾苦,竟引火自焚,雖然是他人投火,但也是冥神的冥冥之意。
這是一種警醒,還好亓冥道人及時領會到冥神的旨意,及時的更正,才沒有犯下大錯。
不過在聖冥園廢墟的一角,有百姓為冥神的這種獻身精神感動的涕零的感激,那裡堆放著百姓自發供奉的金錢財寶,為的就是讓冥神,重新閃耀。
,!
雖然戰火的煙塵在百姓和眾人身上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霾,但在這份皇恩的感召之下,在這有著開朗盛世之風的吹拂中,一個個也擦乾眼淚,打起精神,重拾信心,加油努力,力爭上游的擼起袖子,一頭扎進生活的糞坑裡,拼鬥起來。
看到這一切,雖然依舊發懵,於天甚至想找到亓冥道人問個清楚,但一切似乎又不重要了。
重要的不是他們怎麼說,而是他們怎麼做,重要的是,這裡將你們當做人來對待,不是待宰的牛羊,不是收割的韭菜,而是一個個鮮活的,尊重的,自由的,真正意義上的人,來對待。
這就夠了。
所以,聖陵城的風氣和公正與否,與亓冥道人這個管理者,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有的時候只要他一句話,就可以改變大多數人的命運。
而一旦他不明事理的為非作歹,作惡多端,貪汙腐敗的話,別說一個人的富貴安樂是看個人的努力和造化,那是少數,從社會執行的基本原則少數服從多數來看,一旦大部分人都處在貧困和壓抑的處境當中時,唯一的一點,也是絕對的一點原因,就是亓冥道人管理者無能的表現。
看到這些,於天欣慰的吐了口氣,為的是自己可以不用冒險的去找亓冥道人拼鬥,為的是人們有了這樣的社會和風氣,有了安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