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唇槍舌劍

東漢末年,佛教方傳,尚未大興。

故而寺院之中也沒有後世種種的清規戒律,組織略顯鬆散。出家人不一定都會牛山濯濯,也可以帶髮修行。嶽關應該就屬於這種情況,故而玄碩在介紹的時候,只稱她做居士、庵主。

曹朋對佛教的發展史並不瞭解,但多多少少知道,所謂的‘庵’,在佛教當中一般是尼姑的修行之所。不過,在這個時代,人們更習慣於稱之為比丘。所以嶽關也可以喚作比丘關。

只是,白馬寺旁邊,有這麼一座尼姑庵嗎?

曹朋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至少,在他前世的記憶中,遊玩白馬寺時,也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座古怪名字的尼姑庵……

有寺廟之地,必有尼姑庵。

曹朋偷偷打量了嶽關一眼,只覺得這小尼姑渾不似出家人,風情萬種,舉手投足間帶著撩人之意。

騷,真真個風騷小尼姑!

曹朋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玄碩,又看了看嶽關,心裡不壞惡意的猜想:莫非,這兩人有一腿嗎?

後世人之所以有這種想法,也是見怪不怪。

不過看玄碩的長相,曹朋旋即有消了這個念頭。為什麼呢?玄碩長的實在是太難看了……面板黑黝黝的,臉上也不知道是被什麼燙傷了一樣,傷痕累累,讓人根本不願仔細觀看。

想著風騷比丘,不會看得上玄碩吧。

“竟是曹公子當面,尼失禮了!”

尼,是以梵語音譯而來,在梵語當中,是女人的意思。如果翻譯過來,大致上就是‘小女子失禮了’。這是比丘專用的自稱字,一般人不能使用。而尼姑這個詞,在這個時代還未出現,一直到東晉時期才有‘尼姑’的字樣。不過,當時尼姑是指有大德行的佛門比丘。

嶽關操著洛陽口音,柔柔的,讓人感覺有些酥麻。

曹朋連忙還禮,“未知居士前來,確是曹朋之過。”

“菊花仙,你又在搔首弄姿,莫非看上了這小白臉嗎?”

曹朋循聲看去,就見祝道粗豪大笑。

嶽關玉面一沉,驀地冷笑:“祝公,怎不見你那玉林兒相伴,卻跑來白馬寺與居士吃酒呢?”

祝道的臉,騰地一下子紅了,臉上浮現出一抹怒色。

什麼亂七八糟的關係?

玉林兒又是誰?

曹朋感覺莫名其妙,但心裡面對祝道,沒由來平添幾分惱怒。

史阿也覺得沒有面子,寒聲道:“祝公,今日在座皆高明之士,你說話最好注意點,否則我不介意,讓你滾出去。”

畢竟是當今有數的劍客,雒陽赫赫有名的地頭蛇。

史阿這一怒,令閣中氣溫陡降。

祝道雖然張狂粗鄙,可是被史阿這一聲厲喝,也不由得閉了嘴。誰不知道,這史阿是殺人不眨眼的主兒。想當年王越在世,史阿在雒陽主持英雄樓,手中寶劍不知殺了多少鬧事之人。此次返回雒陽,史阿更顯跋扈。建安二年冬,他在雒水畔與人相約鬥劍。對方來了十幾人,最後卻只有史阿一個活著回來……之後,整個雒陽城,再無一人敢去與史阿挑釁。

“年兄,何必動怒……老祝也是開玩笑,開玩笑罷了!”

玄碩連忙上前插話,祝道雖說不滿,可是在史阿那種強橫的逼迫之下,也不得不低頭道歉。

嶽關冷笑道:“確是個無膽之輩。”

她聲音不高,卻讓閣中所有人,都聽得真切。

“菊花仙,你莫非是專門尋我晦氣?”

嶽關道:“誰搭腔我就尋誰晦氣,也不知是哪一個先跳出來生事。”

“你……”

祝道勃然大怒,向前邁出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