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鄧芝(第1/4頁)
章節報錯
青年名叫鄧芝,字伯苗。
他正是鄧稷最初對曹朋提起過的同宗兄弟,並在建安二年,鄧稷到海西赴任前邀請的幫手。
只不過,鄧芝一直很猶豫,一直拖到今年五月,曹操征伐穰城的時候才動身啟程。
鄧芝為什麼猶豫?
很簡單,因為他不知道鄧稷能做到什麼樣的地步。
東漢末年,並非單純的依靠同鄉之誼,便能邀請人前來幫忙。邀請人固然要考慮被邀請人的才能德行,被邀請人同樣也要考慮邀請人的水平。鄧芝和鄧稷也算世交,雖說後來不怎麼聯絡,但彼此間並不陌生。鄧芝不清楚鄧稷能否站穩腳跟!在他看來,如果連腳跟都站不穩的人,恐怕也很難成就事業。所以,在得到鄧稷的邀請之後,鄧芝並沒有急於答應下來。
隨著鄧稷在海西站穩,就如同是透過了一次考試。
鄧芝在收到鄧稷的第二封書信後,最終下定決心,放棄入巴西投奔龐羲的念頭,轉而前來海西。
只是,當鄧芝來到海西時,其身份就顯得有些尷尬。
畢竟在最初他沒有參與,一下子就想成為海西的第二把手,也不太可能。
而且,鄧芝來到海西也聽說了,海西縣真正的二把手,並非如今的海西縣城濮陽闓,也不是縣尉周倉。海西最具威懾力的人,是已經前往廣陵縣,隨同荀衍出使江東的曹朋。就這一點而言,曹朋在海西,甚至連鄧稷也比不上。那些平民百姓也許不清楚這其中的種種奧妙,可濮陽闓、戴乾,乃至於包括九大行首在內的人,都清楚海西有今日的繁榮,源自曹朋。
鄧芝不禁對曹朋,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四月至海西,而後鄧芝就一直在暗中的觀察海西的事宜。
從北集市行會。到堆溝集屯田,鄧芝越看,就越是覺得心驚……
隨著曹朋返回廣陵,出任海陵尉之後。鄧芝敏銳的覺察到。曹朋在海陵以雷霆之勢接收海陵衛,似乎還並非表面上看得那麼簡單。一般來說,掌一縣之地,應該是潛心發展,增加人口,開墾土地……可曹朋赴任之後,非但沒有這些措施,反而一味的強化練兵。至於內政方面,他也沒有投注太多的精力,只是從海西縣九大行首的手中。抽調資源,加以補充。
這,不符合曹朋的風格。
“想必,友學早在赴任海陵時,已覺察到和呂布必有一戰?”
鄧芝拉著鄧稷坐下。為鄧稷到了一杯熱水。
鄧稷一怔,點點頭,“當時阿福曾來信,讓我秘密練兵。只是由於當時正忙於秋收,以至於我忽視了此事。現在想來,阿福那時候就應該有所覺察……老天,我怎能把此事忽視?”
鄧稷一拍額頭。露出懊悔之色。
鄧芝說:“友學在海西時,並沒有窮兵黷武,而是規範集市,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由此來看,他對於政務方面。頗為看重。可是看他到海陵縣之後,所作所為就是窮兵黷武之舉。我之前一直有些疑惑,究竟是什麼原因,令友學改變若斯。現在看來……他那是未雨綢繆之舉。所以,大兄無需緊張。即便我想不出什麼辦法,友學也絕不會坐視海西受難。”
不知為何,鄧芝雖然沒有說出半句關於退敵的方法,可鄧稷的心思,卻一下子平靜了下來。
沒錯,海陵尚有阿福!
“伯苗,那你可有主意?”
鄧芝看了一眼書房正中間的地圖,輕聲道:“宋憲,一莽夫耳,不足為慮。
我只問大兄,可曾想過若擊潰宋憲之後,下邳虓虎,又會有什麼反應嗎?他會坐視宋憲之敗?”
鄧稷聞聽,倒吸一口涼氣。
這一點,他還真沒有想到。
“我有一計,可不費吹灰之力,令宋憲六千武卒,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