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4頁)
章節報錯
夠阻攔?若因此而使呂氏漢國反悔,責任誰來承擔。依我看,讓友學站出來也好,如此更可以表示我們的誠意,令呂氏漢國歸附。至於那些居心叵測之人,必然會阻攔。即便是將來呂氏漢國歸附,他們也會阻攔主公赦免友學。結果都是一樣,主公何必顧慮太多?若真有那不長眼的……呵呵,主公也不必理會。”
曹操,默然!
董昭的意思非常明白。
你老大現在手裡拿著刀,掌著權,何必在乎別人怎麼說?
不管呂氏漢國是否歸附,總會有反對的意見。你要赦免曹朋,許都上下,包括皇城裡那位,難道不知道?既然大家心知肚明,何必遮遮掩掩。我就是要赦免曹朋,看誰能夠阻攔我?
說起來,曹操的這個做法,有點做了***立牌坊的意思。
他有心赦免,可又怕被人指責,所以才想出了這麼一個主意……
可問題是,看不爽你,看不慣曹朋的人多了去。你不管怎麼做,都落不得好,又何必在意!
只要你手裡拿著刀,掌著朝堂事務,任他們說去。
若真不耐煩了,找個由頭,幹了他們便是,看誰敢再跳出來說三道四。
董昭早就想這麼勸說曹操了,只是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在他看來,曹操完全沒有必要有那麼多的顧慮。隨心做就是,只要能為國家帶來好處,又何必在乎那些廢人們的指責和詰問?
曹操也是心有同感。
自他掌控朝堂,奉天子以令不臣,遷都許縣以來,指責之聲難道還少了不成?
缺糧少衣,被人指責無能;推行屯田,被人說是囂張跋扈;豐收了被人罵;遇到災荒,被人說是上天警示;出門打仗,說是窮兵黷武;窩在許都,則被人稱之為把持朝綱,不思進取。
反正,不管他做什麼,都會有人跳出來叫囂。
一來二去,曹操也真習慣了!
你們叫囂你們的,我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只是這一次,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居然想出這麼一個招數。
老子就是要赦免曹朋,哪個敢阻攔我,我砍了他全家。
少年時,任俠而荒唐。
曹操什麼事情沒做過,又豈會真的在意別人所言。
聽了董昭這一番話,曹操頓時豁然開朗,忍不住哈哈大笑,“公仁所言極是,我就是要用阿福。
哪個阻攔,就讓他給我打下一個涼州來。
否則的話,我耐煩他去呱噪?嗯,就這麼辦,公仁你立刻去找羊衜,讓他通知子揚,就說讓曹朋加譯官丞,隨同他一起接待呂氏漢國使節。誰要是跑去找他反對,就讓他來找我說較。”
那雙細目中,閃過一抹森然。
看起來,老子這口刀,太久沒有染血。若有人不識趣,膽敢來破壞我的事情,那休怪我翻臉無情。
+++++++++++++++++++++++++++++++++++++++++++++++++++++++++
大約一個時辰後,郭嘉和荀彧,返回司空府。
而當他們抵達司空府的時候,典韋也早已經把曹植和楊修兩人都給帶了回來,正跪在堂下,噤若寒蟬。
卞夫人等人也都來了,誰也沒有開口。
曹彰,神情森然,手握橫刀,冷冷盯著曹植和楊修;曹衝則雙手攏在大袖裡,一言不發,低著頭也不知在想些什麼。至於曹整,曹熊等一干子嗣,也都老老實實的呆在一幫,不敢說話。
還有曹操長女曹憲,次女曹節,三女曹華,也都來了。
“怎麼回事?”
郭嘉忍不住輕聲詢問典韋。
典韋苦笑道:“剛才又鬧了一陣,惱了主公。”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