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道,就會立下一塊石碑,如果走錯了,回頭時,他們會把石碑移動去另一條河道入口,為後來人留下醒目的標記。

四月的凍土地帶,大地依舊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遠處的山巒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銀白色的光芒,彷彿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水晶藝術品。雖然氣溫已經開始回升,但夜晚的溫度仍然很低,常常降至零下。清晨,空氣中瀰漫著清冷的氣息,撥出的氣息瞬間凝結成白色的霧氣,彷彿是大自然在呼吸。

航行了二十五天,他們最後被冰層堵死在河道中途。

人類實在是太了不起了!即便是在如此嚴寒惡劣的北地環境之中,他們竟然還能沿著漫長的路途陸續發現足足三個原始部落。每個部落大概都有三百多人聚居在一起,共同面對著大自然的嚴酷考驗。

這裡的人們身上裹著一層又一層厚厚的皮毛衣物,用以抵禦那刺骨的寒冷。他們手中緊握著粗糙簡陋的石器,勇敢地踏上這片廣袤無垠的荒原去追捕獵物。有時,他們需要費力地鑿開堅硬如鐵的冰層,只為了能夠從冰冷的河水中捕獲到足夠果腹的魚兒。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與天鬥、與地爭,頑強不屈地為自己爭取著那一絲寶貴的生存權利。

當來自遠方的不奴族人帶著充足的食物以及各式各樣精巧實用的工具前來進行交易的時候,這些原始部落的居民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毫不吝嗇地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動物皮毛來作為交換之物。要知道,北地的動物皮毛質地極佳,不僅柔軟舒適,而且保暖效能更是一流。而對於不奴族人帶來的那些鋒利無比的小刀和堅實耐用的斧頭,這群生活在北地的人們則是喜愛至極。因為這些先進的工具將會大大提高他們日常勞作和狩獵的效率,從而讓他們在這艱苦的環境中更好地生存下去。

當地人告訴他們,向北還有部落,他們之間通婚和交易,而這條大河要到五月底,才會全面解凍。

他們對不奴族的船隻,非常好奇,有的部落甚至指了指船隻,又指了指皮毛,想要交易。

船長微笑,他用手語告訴部落人,大船不賣!

可不奴族船員,依然教導北地的部落,如何用斧頭砍倒樹木,用草繩捆綁,製作大木筏。

這讓部落人,無比興奮!

因為每年都有人在冰層裂開時落水,他們在岸邊悲哭,可無能為力。

有了木筏,就能試著救起自己的族人,他們跪拜感謝。

不奴族人告訴他們一個方法,那就是用木筏推行到冰面之上,人們站在木筏上鑿開冰層捕魚,這樣可以分攤重量,也不怕冰層裂開。就算有人落水,木筏上的其他人也能救助。

他們在大河封凍處待了一個月,周邊的部落從百里之外趕來,和他們交易斧頭和小刀,這是他們可以面對惡劣自然的真正武器。

女史官們與他們交流,發現北地的原始部落並不好戰,她們寫下這樣的文字,“北地部落人口都不多,大約就是三百人左右,惡劣的環境讓他們無法承載更多的人口。而他們內心裡懼怕殺戮,一旦失去足夠的男人,北地的寒冷會奪走部族裡所有老人,女人和孩子的生命。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活著!看來,真正的戰爭來源於食物真的充足,人口足夠強大的族群,而不是小部落時代。

小部落之間,他們知道保持和平和交易,因為他們知道部落必須交換人口和血脈,否則同血脈繁衍的部落會在幾代人之後就迅速消亡,這其實就是幾十年的時間。”

這個描述非常特別,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北方民族彪悍善武,比如匈奴。

可再往北,一旦部族變小,他們反而會和平很多,從這樣看來只有部族或者文明到達一種程度,戰爭和殺戮隨著文明和物產繁盛才應運而生。

她們得出一個結論,“只有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