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還沒有分班一說。

而且大部分人的起步線都是一樣的。

所以在學堂裡,能看到年近二十的青年和只有五六歲的孩子坐在同一間屋子裡的奇觀。

可無論是稚子還是青年,全都在認認真真的聽講。

那些稚子自不必說,都是成都各個官宦家庭送來的。

目的就是為了和劉諶打好關係。

在臨來之前家中長輩自然是 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能惹是生非,要好好遵守宮裡的規矩。

至於那些青年,則是因為在那些世家之人身邊待的時間長了。

也知道讀書識字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麼。

明白這很有可能是自己唯一的能夠改變命運,甚至為家人報仇的機會。

所以這些人要更加的努力和刻苦。

兩個原本並不融洽的團體,就以這樣一種稍顯玩笑的姿態出現在同一間學堂裡。

劉諶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能忍常人所不能,方可為大丈夫。

若是連這點異樣的目光都不能忍受,即便將來學成了也不過只是識得點字罷了。

根本沒法委以重任。

劉諶站在門外,阻止了身後侍衛的通報。

就這麼靜靜地看著學堂裡的學子在譙周的指導下讀書認字。

良久之後,等譙周宣佈休息的時候,才注意到站在學堂外面的劉諶。

慌的譙周趕緊過來行禮。

“參見陛下,陛下 為何不派人前來通報一下,臣也好迎接陛下!”

看著譙周臉上的意外,劉諶笑著擺了擺手:

“教育乃大漢根本之事,朕在學堂外面等上片刻也不妨事。”

“何況朕來也是為了看看這些學子們學的如何了。”

聽到劉諶的話,譙周心中瞬間會意。

趕緊把劉諶迎了進去,學堂裡的學子們看到劉諶後,紛紛起身行禮。

劉諶再次擺手道:

“不必多禮,朕不過是路過這裡,順道來看看你們。”

整個皇宮都是劉諶的地盤,而且劉諶起居議事的地方都在前面,根本不可能路過這裡,更別說 順道了。

劉諶這話不過是為了緩解學堂裡的緊張氣氛罷了,一國之君驟然出現在學堂裡,這些人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皇家的威嚴需要保持,但卻不是在這上面。

果然,聽到劉諶的話,在場的學子們臉上表情稍稍放鬆。

緊接著劉諶又說道:

“既然朕已經順道過來了,那也就順道檢查一下你們的學業。”

“看看譙司空這段時間的辛苦忙碌,有沒有取得什麼大的效果。”

譙周自然沒有要反對的意思。

劉諶真正要考校的是後來挑選出來的這些青年。

他們才是劉諶看中的力量,不過劉諶卻不想直接對他們進行考校。

因為他們學習的時間畢竟還短,劉諶也不想考核一開始就遇到坎坷。

所以劉諶打算從當初第一批跟著諸葛京他們進學堂的這群孩子開始。

這些人出身官宦家庭,多少都是見過些場面的,比後來的這些青年在見識上要強出很多。

而且他們已經在學堂裡多接受了一年多的教育,基礎早就已經夯實了。

於是劉諶先在那群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裡面掃視一圈,並且看到了一個稍微眼熟一點的孩子。

如果劉諶沒有記錯的話,這個孩子應該是張紹的孫子 張然。

是之前諸葛京和諸葛顯兩人進宮之後,張紹讓他兒子張凱武前後腳送進宮的。

也正是從張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