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用理論探討過炸喜馬拉雅山的事,最後得出計劃不可行後就有了替代,那就是藏水入疆,而黃教授不僅是那個年代的科學家,還是位水利泰斗,提出這種計劃在外人看來是很合理的,於是有了傳聞,黃教授就是那個提出藏水入疆的人,至於是不是真的我一直沒查到”。

“而藏水入疆簡單來說就是在雅魯藏布江上建大壩,旱時蓄水澇時洩洪,那我們既可以獲得豐富的淡水資源,還能掐住下游的命脈,可問題是這樣做下游就沒活路了,有傷天和,然後就有了開頭說的那些了,這些就是黃教授被稱為當代賈詡的原因,故事就是這樣”。

“至於為什麼會突然傳出這些,一是下游不當人,我們氣不過就說出這些去嚇他們,二就是三峽大壩的成功,向你們介紹就會明白為什麼有人覺得能在雅魯藏布江上建大壩了”。

“三峽大壩,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壩的三峽大壩,它是湖北一處非常值得打卡的5A級景區,同時也是近代最偉大的一項水利樞紐工程”。

“三峽大壩的整體結構由主壩體,發電站,通航建築,三組建築構成,主壩體長2309米,壩頂高程達到185米,蓄水水位達到175米,最高能容納393億立方米的水量也不多,也就差不多是九個太湖,或者2773個西湖的庫容量,電站建築由壩後式電站,地下電站和電源電站組成,共有32臺水電機組,通航建築則是由船閘和垂直升船機組成”。

“三峽大壩位於湖北宜昌境內的三鬥坪,這裡正好是長江三峽和西陵峽的中段位置,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條峽谷的統稱,東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km,縮小地圖你會發現,三條峽谷正好處於我國二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尤其是末尾的西陵峽,西陵峽的西側是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側則是江漢平原,兩種地形的交匯,讓整條峽谷形成了一個坡面,長江流經此地時,水能近乎達到了極致,在這裡修建大壩,不僅可以蓄水發電,還可以遏制洪水下洩,能有效地緩解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壓力”。

“比如2020年8月,長江上游連降大雨,導致長江上游支流沱江,涪江,岷江發生超保洪水,長江第5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到了8月中旬的時候,洪水的最大峰值已經達到了7.5萬立方米,遠遠超過了1998年6.33萬立方米每秒的最大洪峰,這個洪災的事以後和你們講講,回到現在的話題,當時長江下游汛情危急,然而經過三峽大壩的動態防控措施,這股兇猛的洪水被成功馴服,洪澇災害得以有效遏制,下游的江漢平原以及其他地區得以免受洪澇災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