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丁大勝 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天幕下,原以為還比較瞭解後世軍隊的人們再一次糊塗了。
“發路費回家,這是什麼行為”。
“是啊,這放回去了,那邊抓壯丁又把他抓回去了,那不就接著打了嗎”。別說普通老百姓不懂了,朝堂上一些文臣武將腦子都因為思維習慣卡住了,聽過放的,聽過殺的,還聽過活埋的,活了大半輩子頭一回聽過放俘虜走還給發路費的。
“......”
劉伯溫看了,瞬間就轉過彎來,說道:“自古以來,殺俘都是大忌,俘虜問題就是個難題了,可世上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用錢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是真問題。發路費的背後,是對人性的洞察,是打江山的大道理,這是往對面後方扔'炸彈'啊,一炸一大片那種”。
俘虜營其實是一筆沉重的財政負擔。所以願意參加我軍的馬上收編,不願意參加我軍的,槍支彈藥手榴彈留下,發3塊大洋,放人回家,他開心,我軍省錢,皆大歡喜,雙贏。劉伯溫感嘆道:“說是路費,實則是宣傳工作的工資啊”。
同僚無不贊同道:“那光頭軍心不穩了啊,軍心民心盡失”。
“這就是在實踐'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方針吧,花小錢辦大事”。
“大智慧啊”。
丁大勝這邊,他一聽遣返回家就連忙拒絕了,他老家還在國統區,回去不是被抓丁就是餓死,他說他還是願意加入我軍,那樣至少還有飯吃。班長看丁大勝願意加入隊伍,便招呼丁大勝跟著隊伍一起打幾仗,練一下膽子。隨著班長的一聲“走,同志們”把其他戰友都叫了過去,丁大勝也迷迷糊糊的跟了過去。
丁大勝雖然順利成為了解放戰士,但改變一些惡習並非一朝一夕,在行軍途中他獨自去老鄉家的地窖偷紅薯吃,被班長髮現後雖然留了欠條,可在臨走前他還是舍不下那些紅薯,又抱了四五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