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介紹心肺復甦(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勇:“當患者發生心搏驟停時,能否及時得到周圍人的救護是至關重要的。在完全缺氧的狀態下,患者4~6分鐘開始出現腦損傷,8~10分鐘後腦損傷將變得不可逆。所以,儘早、正確的施救,可使患者獲得最大的生存機會。”
一聽到這個,張仲景就想到自己正在寫的《金匱要略》,裡面第二十三卷就寫到,胸腹按壓以復甦氣,張仲景捋了捋鬍子:“這後世的心肺復甦術,是不是說的就是這個呢?”
而陳勇這邊,他那沒有死去的記憶被大腦快速讀取。
“第一步,確認環境安全,做好自我防護,別一上去就按,萬一周邊不安全,那就糟糕了”。
“第二步,判斷患者有無意識,拍打肩膀嘗試喚醒,醒不來,然後就是一摸二看三聽,一摸脈搏,二看胸廓有無起伏,三聽有無心跳,這幾個動作在兩秒內就可以做到”。
接下來陳勇無實物表演做了個示範:“首先在此前的拍打患者嘗試喚醒時,我們就已經是以跪姿待在患者旁邊,在無法喚醒患者,準備嘗試心肺復甦之前,一手摸脈搏,順勢俯身聽心跳,這時候側頭就能看到胸廓起伏了,三個動作一秒鐘做到,然後保持大概十秒,大聲念1001,1002,1003.....一直到1010,口齒清晰,舌頭不打結的,順暢的念1001,大概就是1秒鐘的時間”。
天幕下。
人們瞠目結舌的看著陳勇簡單的示範,“這整個流程下來,竟然就20秒左右,就這還包括10秒的診斷時間”。
聽到同伴的話反應過來的人也是驚呼道:“是誒,這麼大一串下來,竟然這麼快的嗎”。
“畢竟是在急救嘛,不能拖,這法子聽著能救溺水、自縊之人,得重點記住啊”。
“嗯嗯”,大家都在認真聽著,現在是冬天還好,可要是到了夏天,溺水之人不計其數,現在能多學個救命的技巧總歸是好的,尤其是家中有頑童的,更是要在意這些救命的方法。
在說完心肺復甦執行之前的必要流程後,陳勇開始介紹按壓流程。
“第三步,在經過判斷,確定要採取心肺復甦進行急救後,就不要慢吞吞的了。施救者首先暴露患者胸部,將一隻手掌根緊貼患者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下半部),雙手十指相扣,掌根重疊,掌心翹起,雙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傾,以髖關節為軸,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確保按壓深度5~6 厘米,按壓頻率100~120 次\/分,保證每次按壓後胸廓完全回覆原狀”。
陳勇:“我們的要求是手指要上抬,以掌根部位去按壓”。
天幕下。
張仲景看到這,已然明白了這就是自己所寫的方法,不過後世因為有精密的計時法且得到普及,整個流程都有詳細的資料,連按壓頻率這些都清清楚楚,以及教育水平的提升,普通人也能理解那些極其精確的位置資訊等等。
張仲景在記錄完資料後,看著學徒,問道“考考你,為何主播強調,手指要上抬,用掌根部按壓”。
小學徒早就知道老師會考自己,在張仲景記錄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關鍵所在:“若是手指貼合胸部,會不自然的用整個手掌發力,這時手指卻起不到按壓效果,掌根部的力又小了,會導致急救措施大打折扣”。
張仲景聽完,滿意的點點頭,又問道:“那為何在按壓前,一定要先判斷患者是否還有心跳脈搏”。
還問吶,這下小學徒卡住了,不過陳勇幫他回答了,順便讓全天下人都明白其中關鍵。
陳勇:“以上是操作,注意啊,一點要注意,不能一上去就按哈,如果有脈搏有呼吸,那是不能按壓的”。
“心臟的結構是上房下室”,說完陳勇便開啟一幅心臟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