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年小戰士的春節 三(第1/3頁)
章節報錯
【重回遵義的隊伍讓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個世上真有為窮人打天下的軍隊。而且,由於大部隊還沒走遠,此時怕遭清算的當地保安團也不敢對那些傷員亂來,在槍桿子的監督下也不敢搶回被分掉的土地和財物,這是老百姓第一次感受到有槍桿子為他們撐腰的感覺。】
【因此,當我軍再度折返重走之前走過的路時,群眾中真就有許多人願意跟著隊伍踏上革命的征途。有了更廣大群眾的支援使得部隊得到極大的補充,隊伍也不再像以前一樣進行潰退式的轉移了。】
【當年為了獲得群眾支援,如何迅速在敵佔區和群眾建立信任,如何在行軍中招降敵人的武裝擴紅動員,都是戰士們接下來的必修課。軍事民主使得各級幹部集思廣益,事無鉅細的寫出了壯大隊伍的原則和方式。】
【與那些舊軍閥強拉壯丁截然不同,我軍本著讓人在思想上和身體必須同步入伍的原則,要求每位有志入伍的群眾必須在加入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
【例如,曾有一個放牛娃和戰士們約好帶著5個朋友參軍,戰士們答應了,可當指導員瞭解他家還有一個年老多病的母親需要他的照顧後,在肯定了少年革命熱情的情況下,委婉的拒絕了他參軍的要求。】
【還有就是對年齡以及對身高的要求,現在在一些地區保留的老建築裡,也能看到當年徵兵量身高留下的刻痕線。】
【其實從戰士的角度,兵員當然越多越好。可將心比心,全方位考慮群眾的實際利益,才是我軍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並且我們在徵兵帶走一個勞動力的同時,會盡可能為軍屬安排妥當,特別是針對那些家中僅有一個壯勞力且此人參軍意向堅定的家庭。對此,隊伍會出面拜託這家人的街坊鄰里簽下契約,約定有幾家共同耕種軍屬的田地,也算他們支援革命了,讓戰士離開後不必擔心家人,踏踏實實幹革命。】
【在宣傳和介紹環節,上級的指導意見也相當詳細。比如進村民家時不可大聲說話,應該先表明來意,不能一張嘴就大聲嚷嚷,不能給村民造成恐慌。】
【同時,由於貴州等地鴉片氾濫,我軍在此前絕不接收大煙鬼的原則也適當放鬆,提出輕度吸食者可暫編入列,但要單獨編隊,並在加入隊伍後迅速戒菸。那些飽受鴉片侵害的家庭一聽說參軍還幫戒毒,很多老父母都主動把自己的兒子塞進隊伍,希望軍隊能幫他們改造孩子,重新做人。】
“後世到了主播那個年代,好像依舊保留這種想法,覺得孩子不聽話送軍隊去鍛鍊鍛鍊”。
“後世那那是徵兵啊,那是挑,一個個挑啊”。
“這就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使是被迫轉移,也能夠取得信任,招到新兵”。
【面對這樣一支一集合,一列隊,煙癮一犯,鼻涕眼淚一把下的特殊隊伍,組織和其他戰士都對他們報以最大可能的關心。戒毒期間,為防止他們情緒低沉,有精神健康的風險,還會給他們額外加餐,燒酒燒肉這些其他戰士平日少見的奢侈品,成了這支戒嚴大隊飯碗裡的常客。】
【為什麼要對這些吸毒的人這麼好?因為在貴州等地,軍閥是強令農民種植甚至吸食鴉片,毒品是他們奴役百姓,讓他們肉體和思想沉淪,永世不得翻身的工具之一。這些被迫染上鴉片的窮苦人到底也是可憐人。軍閥想靠毒品奴役百姓,紅軍就要幫助百姓掙脫奴役的枷鎖。】
天幕下。
“現在清廷根本不顧平民死活,放任鴉片肆虐,簡直愚蠢至極啊,荼毒子子孫孫”。
而與民間不同的是,官場上有不同聲音,光祿寺卿許乃濟顯然是另類,他居然提出,既然吸毒無法禁絕,不如准許民眾種植鴉片,以本地廉價毒品對抗進口毒品,從而逼退英商。
然而大清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