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卻是連賈家的一個丫頭都能使動一門雙侯的史家嫡女了?
這榮國府裡頭的丫頭,也太拿自己當回事了!
四王八公雖在侯爵之上,然而賈府如今也不是榮國公了,不過是一等將軍府,有什麼資格對史家指手畫腳的?何況那賈寶玉,還不是一等將軍之子,不過是個五品小吏的兒子,又沒出息於斯,你史湘雲,也太給史家打臉了吧。
你倒這妯娌倆為何對賈家意見如此之大?原來這賈家自恃是四家之首,當時史家侯爵是由長兄、史湘雲之父史鼑繼承,是以史鼎史鼐兩個娶的妻子門第不算太高,至少沒能入賈母的眼,她們的婆婆龍氏當年也沒少受這個小姑的白眼同刁難,婆媳三個難得的有了共同的對手,竟連天底下最難解決的婆媳糾紛都化了。可見這賈母也是個有本事的人。
如今史湘雲不爭氣,陳氏徐氏兩個多管一點便要被說苛責大哥留下的遺孤,所以撤手不管了。
聽聽那賈母對史湘雲說了什麼吧:“那侯爵本就是你父親的,史家的東西原本該是你的!”大哥沒留下個兒子就走了,不叫弟弟頂上,難不成把侯位就這麼撤了?家產本就是祖上留下來的,就算真是大哥健在,那分家的時候也短不了他們二房三房的,更何況三房還是因軍功封的侯,同佔大房便宜有什麼幹聯?便就是大房還在,哪裡有東西全是一個姑娘家的話。
要不是顧忌著自己家裡頭兩個丫頭的名聲,陳氏真恨不得把那湘雲就直接扔賈家得了。
所以這席上,賈母真的是毫無援力了。
雖與四王八公交好,但是四王的太妃王妃自然是比她高上一等的,上頭還有皇太后與各位親王的妃子在,她們自然是去努力巴結,有誰會去來瞧瞧一個榮國府老太君的難處?
賈母心裡也酸楚,恨道,自打老國公去了,她們的日子便越發難過了,若是老國公還在,誰敢輕視她?可嘆如今襲爵的是她最不看好的長子,若是政兒襲爵,以他的端正好學,怎麼著也能讓賈家高人一等,哪裡像賈赦這個沒出息的……又想,可嘆今日貴妃娘娘不曾入席,否則,誰敢不巴結她?待得賈家起來了……
心裡卻也有些沒底。
如今五年一大選,三年一小選,在座這些誥命,誰家沒個親戚女兒的在宮裡頭?便是給賈家帶來了無限風光的元妃,當年還是以一個宮女的身份入宮的,如今雖說是當了娘娘,證實了賈母的投資是對的,但到底打上了奴才的烙印。
好端端的姑娘家,送到宮裡去當奴才,如今便是得了勢又怎麼樣?宮裡最不缺的就是出身清貴有才有貌的女子。
元春到底也不小了。
而皇太后又同女眷們笑道:“明年又是大選了吧?家裡有什麼好姑娘,可不要藏著掖著,本宮就想著要多幾個漂亮女孩兒們一起說說話湊湊趣呢。”
明年大選,選的到倒不一定是妃子,六皇子與七皇子不是還沒有正妃麼?便是幾位年長些的皇子,側妃之位也不曾滿,還有幾位王爺的世子……更何況,皇帝也還算年輕,這次是大選,選的是妃嬪而不是宮女,也不算委屈了自己家姑娘,不少女眷的心思便開始活絡起來。
皇后抿唇一笑:“很是,這宮裡是該多幾分新鮮感才是。”
與皇太后相比,皇后從不嫉妒宮中妃嬪,皇上為皇子時,身邊的幾個側妃還是她親自求來的,向來以端莊賢惠著稱:“宮裡也好些年沒有小孩兒出生了,我們是不小了,看年輕秀女的罷!”
賈母一聽,只覺得頗有深意,卻又不大明白,心裡卻嘀咕,元春,好像也不小了。
不過,這皇后娘娘不也是二十好多才生下皇九子的麼?可嘆那小皇子沒什麼福氣,唯一的作用大約就是被聖上摔死以後感動了老聖人吧?不少人都說,後宮迄今無子誕生,約莫是這個小皇子的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