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海沉船

從中國過去20多年的水下考古及南中國海一帶的沉船出土來看,自五代以來,海上絲路貿易一直頻繁持續,東南亞是重要轉換站。中國考古團隊開始延伸到東非,赴肯亞尋找鄭和船隊遺蹟。並從當地出土陶瓷等文物中,追朔非洲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根據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趙主任講。中國面向東南亞海域一帶寶藏豐富,現在掌握到200多艘沉船資訊,目前打撈上來的沉船有四五艘。

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成立10全年來,在中東海、南海海城及長江內河水域開展水下考古,發現了多處五代以來的沉船遺蹟和大批陶瓷器、鐵器等文物。並對一些重要的沉船遺址發掘,取得重要成果,

南海一號沉沒海底800年。

在打榜上來的沉船中,以廣東陽江\\\"南海一號\\\"南宋沉船最具代表性,這艘船隻沉沒海底800年,被泥沙淹沒,出土後儲存得最為完整,考古價值大。沉船發現於1987年廣東上下川島海域,水深約24米,海底為泥沙底,能見度較差。1989年,由中國和日本專家組成\\\"中國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調查隊\\\"首次水下調查。

從沿海一帶沉船出土看來,海上絲路貿易自五代以來一直頻繁持續。各朝代貿易船從福建泉州成廣州、福州等港口出發,經過東南亞,可達非洲與美洲大陸。

中國考古團隊到肯亞尋找鄭和足跡。

幾百年前,一艘鄭和船隊海船在東非肯亞拉埋群島附近海域觸建沉役沒。少數生還者游水上岸。與當地人通婚繁銜至今﹣﹣一些自稱中國人後裔的肯亞人 講述\\\"老祖先\\\"的傳說。

中國瓷器輸入肯亞高峰期

中國輸往肯亞的瓷器自9世紀開始,相延不斷,北宋中後期到南宋末期 (11-13世紀中期)。儘管從南中國海到印度洋地區的貿易持續。規模很小,泰大樹教授認為,中國瓷器輸入肯尼業有幾個高峰期:

第一,晚唐五代,輸入有越窯、長沙窯、廣東產青瓷器和少量白瓷。規模不大,集中在拉穆群島。9世紀主要品種是長沙窯瓷器。進入10世紀就消失了:10世紀以後以越窯為主,延續到12世紀後期。

第二,南宋晚期到明代初年,尤以元代輸出量最大,主要是龍泉窯瓷器。少量青白瓷和福建仿龍泉青瓷和青白瓷,還出土精美元青花,南宋器物很少,元代器物較多,部分質量相當高,或與官方貿易有關,明代早期以龍泉窯為主:現一些官器,似乎與鄭和船隊的到達有關。

第三、明代中期的成化、弘治、宣統年間,中國瓷器在格達古城和曼布魯伊遺址中,比起明代前期突然增加。這是波斯、阿拉伯人控制的環印度洋海上貿易的一個高峰期,學界基於南中國海和印度洋地區的沉船資料,指出在15 世紀前半葉,中國瓷器很少發現,被稱為ming Gap,這是明統治者海禁政策所致。這在東非沿海地區得到印證。不過,外國學者沒注意到,明代初期發現的龍泉窯瓷器實際上數量還是相當大,只是很少發現景德鎮瓷器。

第四、明代嘉靖、萬曆到清代康熙年間及其後。大航海時期以後出現的中國外銷瓷,主要是景德鎮民窯青花瓷、彩瓷,漳州窯青花瓷等等,又以為 為高峰期,萬曆年間正是葡萄牙人在嘉靖36年(1557)開埠澳門後,發展環球海上貿易時期,康熙年間成為東非地區中國瓷器又一個外銷高朝。

古風搜尋完南中國海沉船資訊,到浴室洗澡,修煉。古風從不問斷修煉,不論到哪裡,不論何時。因為他知道。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能保護家人。保護的人。

12點:夜深人靜了。古風調出了潛水服。南中國海古航道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