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調出老人摔倒的畫面。”

智慧:“是。”

畫面轉換。

只見一個老人在路上走著,突然摔倒,路人一個一個從她旁邊經過,卻無人上前扶她,任她躺在地上。

司敬宇沒再像剛才那麼衝動地發表意見了。

事出必有因。

肯定是某種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仔細觀察,會發現路人並不是完全冷漠對待的。

他們猶豫過,但似乎在顧慮著什麼,最終才沒過去扶的。

見司敬宇能冷靜下來,客觀看待問題了,蘇清竹才緩緩開口:“智慧,調出扶人被訛的新聞。”

智慧:“是。”

“唰唰唰”,上百條大同小異的標題跳出來以供司敬宇選擇。

司敬宇點進第一條新聞,知道了原因。

扶人的被告解釋得再多,敵不過法官一句認定。

司敬宇繼續看其他新聞。

那次事件影響甚廣,加上後來接連不斷類似事件的發生,及真有人藉此訛人,後來老人摔倒就無人敢扶,也無人敢打求救電話了。

除非……家裡有礦。

蘇清竹說:“司敬宇,科技在進步,人性卻不曾改變,手段愈加多樣化,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

司敬宇盯著螢幕出了神,也不知聽沒聽到。

“智慧,次螢幕調出末世前各國的自殺人數。”

司敬宇驚醒,怎麼過度那麼快?

而且,怎麼聽上去好像自殺人數挺多的?

怎麼可能?

司敬宇看到島國每年數百萬人自殺時,白了一眼,島國咋還沒滅亡呢?

可看到後面,他緘默了。

為什麼每年會有那麼多人自殺?

為什麼生活水平上來了,自殺率也跟著逐年上升了?

他們不是應該……覺得更幸福嗎?

明瞭他的困惑,蘇清竹回答:“因為壓力大啊。”

太捲了,各種卷,到處卷,無所不在地卷。

“司敬宇,當你的孩子穿著比較差,被區別對待時,你會不會想讓孩子穿得好點?”

司敬宇轉頭瞪她,“我們的孩子。”

蘇清竹被氣笑了,現在是計較這種事情的時候?

她就舉個例子而已!

見司敬宇不說話,只不滿瞪著她,她只能改口:“當我們的孩子穿得差被區別對待時,你會不會想讓孩子穿得好點?”

司敬宇滿意了,也願意回答了。

“當然。”

“可是人外有人,你剛努力給孩子穿得更好,又出現一個穿得更更更好的,你怎麼辦?”

司敬宇:“……”

再滿足下去,不就無窮無盡、沒完沒了了?

“你不想努力,可孩子想要更更更好的呢,你要怎麼辦?”

司敬宇:“……”

不想回答。

“你不滿足孩子,孩子哭鬧,被欺負,被歧視,可能會想不,”

司敬宇打斷她,“我努力滿足。”

蘇清竹哭笑不得,“還要我繼續說下去嗎?”

“不用了。”司敬宇拒絕,“隱性攀比,已經成了一種預設的習慣,是社會看待一個人的標準。”

阻止不了別人有錢,只能讓自己變得有錢。

有錢之後,想更加有錢。

沒車時,想有車,有車後,想換豪車。

誰不想安於現狀,可現實逼得人不得不繼續努力下去。

身體那根弦越繃越緊,哪一天承受不住,它就斷了。

“司敬宇我跟你講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