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太妃還是如往常一樣待她,不由暗贊韋太妃大氣。
封禪大典之後,吳詡特地上書李小九陛下,為賀封禪大典的成功,為百官和各藩請封。
李小九陛下欣然應允,當即下詔大赦天下。
不但文武百官各加爵一階,宗室皇親更是各增加了百戶食邑。
這次的封賞可是難得的大手筆了!
由於封賞之意是天后首倡的,文武百官和大多數宗親都對吳詡感恩戴德不已。
不過,這裡面恐怕要除去一些對吳詡成見特別深的人。
比如武氏兄弟的後人以及李二陛下的那些弟弟們……
武氏宗族因為天后吳詡的緣故,徒然從一個暴發戶宗族升為大唐第一等世家,這本是無上的榮耀。
可是因為楊氏厭惡武氏宗族,吳詡就沒有對武家有多少加恩,使得被髮配到嶺南的武元慶、武元爽兩家都沒能遇赦還鄉。
而李二陛下的那些弟弟們,原本在二哥手下討生活就不咋地,好容易換了侄子當家,又被長孫無忌的狠辣手段嚇得戰戰兢兢!
好不容易長孫無忌也被侄子熬死,朝中最風光的不是他們這些親叔叔,卻是一個暴發戶出身的武氏,以及她提拔的那些寒門青年……
對於這些倚老賣老的叔叔們,李小九陛下根本沒多加理會,直接擼了宗親中職位最高的徐王李元禮的司徒一職,眾人總算不敢聒噪了。
封賞了百官和宗親之後,李小九陛下依例封了一遍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兒子們。
李二陛下的一堆兒子,至今還好好活在親王爵位上的只剩七郎蔣王李惲(王太嬪之子)、八郎越王李貞(燕太妃之子)和十郎紀王李慎(韋太妃之子)而已。
李小九陛下沒有虧待他們,分別加封了他們的一個兒子為郡王。
至於姐妹們,李小九陛下一向是看得很重的,如長孫氏、魏氏、薛氏等駙馬家都因為尚主的緣故,在之前氏族排位中都上升了至少一個檔次。
這次,李小九更是許幾位公主各選出一子來封侯,並進東宮為侍郎。
這一舉動與當初李二陛下為承乾‘綁架’朝中重臣的嫡子上東宮的大船何其相似,可李小九陛下的這一手明顯更為溫和些,而宗親們明顯更喜歡李小九陛下這種提拔自家子弟的做法!
而因協助太子理政而甚得李小九陛下之心的李賢小朋友,被他爹改封為沛王,再領幽州都督、左武候大將銜,之前所領的州牧等職位依然不變。
小三郎周王李顯則因為承歡吳詡膝下,娛樂他家阿孃有功,也受到了獎賞,被他爹下詔遙領了洛州都督,小小年紀就掌握了東都的兵權。
這待遇可比他二哥李賢強多了,二郎雖然名義上是雍州牧,可兵權還在他家表哥武敏之手裡呢!
小三郎這兵權可是實打實的在他家長史手裡!
吳詡聽李小九把這麼重要一個位置就這麼給了自家無齒小兒,只覺哭笑不得,再想想李小九當年也是不到三歲就領了幷州,也就釋然了……
至於李小九陛下的其他幾個兒子,李治原本沒什麼表示的,吳詡不由私下跟他說了一回,就算偏愛她的幾個兒子,也不要做得這麼明顯好不好=。=
“大郎他們也可憐,你也不要待他們太冷淡了……”吳詡雖然不待見李忠他們的阿孃,到底還是覺得孩子是無辜的,沒必要對待他們像是陌路人一樣的。
“阿武你放心,大郎他們到底是我的兒子,我也不會害他們的,我待他們冷淡也是為他們好,免得讓有些小人鑽了空子!”李治也沒跟吳詡詳細解釋,他待李忠他們幾個冷淡歸冷待,到底沒在生活待遇上苛待他們,而且那三個孩子如今已是可以娶親的年紀了,他已經暗中囑咐魏叔玉和長孫詮他們,讓幾位公主給幾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