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

渤海軍區督軍王在晉開始就堅持要派兵去援救毛文龍,凡是人自然都有照顧自家人的私心,大公無私的人也不是沒有,但要麼是二愣子要麼就是跟自己的部下有隙,想公報似仇的同時博得一個大公無私的美譽。見孫承宗說李永芳可能放棄錦州,王在晉說:“這世間萬事都有可能,假如李永芳放棄錦州,那麼就應該順勢過遼河去援救毛文龍,阿敏的人和瀋陽那邊來援救的人加起來有四萬多,毛萬龍的兩萬人怕不能長久。”

孫承宗看了看王在晉然後說:“王大人說得有理,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李永芳會主動放棄錦州的前提上。”

天啟這時候問:“你們都說說,李永芳會放棄錦州嗎?”

大家互相一看都不說話,心道這話誰敢保證?沒有把握的事連自己都說服不了,說出來空惹人笑話。假如說得證據確鑿,萬一有居心叵測的人問一句你是怎麼知道的,難道你跟女真人私下有交情之類的話,就算皇上不怪罪心裡也難免有疙瘩。

就在大家都不說話時,張祥安說道:“皇上,臣以為李永芳肯定不會放棄錦州,但是皇太極說不準會命令李永芳放棄錦州撤走。”

天啟說:“哦,張大人這話從何說起?”

張祥安說:“前一次我們趁皇太極北上迎戰林丹汗時圍攻錦州和義州,李永芳放棄義州固守錦州,一個是他知道錦州城高牆厚方便堅守,另外一個是他知道皇太極會來支援他,支援的路徑是從瀋陽和西平堡過來,錦州相對要近一些。這一次皇太極從義州北上再戰林丹汗,一時半會兒不可能南下支援他,這時候他在錦州就不是待援而是等死,只要我們把城一圍又沒有人救援,攻破錦州的手段很多,李永芳心中也許有僥倖心理但皇太極絕對不會有。”

天啟點頭說:“那你認為皇太極會讓李永芳退到哪裡去?”

張祥安說:“臣認為李永芳的人最好的選擇是先退到義州,向北可以與皇太極的主力互相救援,向東可以翻越醫巫閭山退守廣寧,可進可退可聯絡實為上策,比在錦州等死要好很多。”

天啟點頭對孫承宗說:“先生看怎麼安排一下,錦州有人守就先拿下錦州,錦州沒人守就順道去金州,與毛文龍夾擊阿敏,當然兵無常形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孫承宗說:“原來想的是等皇太極過了大淩河北上後把後路截斷,讓祖大壽的三萬人截斷皇太極的後路後堅守,然後合兵夾擊義州和錦州,但是王在晉大人要集中兵力救援金州,這就有些不好辦。既然李永芳可能撤離錦州集中兵力在義州,祖大壽去了反可能被李永芳和皇太極回軍夾擊反而危險,不如讓祖大壽暫時守在山上,分兵下來在寧遠集合,如果錦州路通就從後面推進到義州城下,這時候不會被夾擊反而讓錦州成為後方。”

天啟說:“皇太極放棄錦州只是一個假設,萬一李永芳一根筋要堅守錦州呢?”

孫承宗說:“只要把祖大壽的人分兩萬過來,再把許成名的兩萬貴州兵還有左良玉的一萬車營拉到寧遠,攻下錦州應該沒有問題。滿桂的兩萬騎兵守兩河口,盧象升的兩萬騎兵守會寧,他們都是騎兵可攻可守,加上原來在那裡的幾萬修城人員應該沒有問題,那幾萬人原來也當過兵關鍵時刻也不會說拿不動刀。”

天啟想了想說:“就算寧遠的守軍不動,這五萬人人加上吳襄的七千騎兵都接近六萬,無論攻錦州還是金州都應該沒有問提,但是事涉這麼多地方的人,應該由誰去指揮呢?”

孫承宗說:“東北軍區和北京軍區的人都有,負責防守和負責進攻的人也都有,都是副將誰也不服誰,許成名雖然是總兵但初來乍到也指揮不動誰,不如就讓袁崇煥指揮。一個他是文官大明有以文制武的傳統沒人會有異議,另外一個他是遼東巡撫攻佔城池後由他防守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