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黔驢技窮了,連來幾份密報都沒有多大價值,看來還得找個渠道挖潛力。魏忠賢的情報裡提到有衛所私佔民田,但現在遼東在打仗內地的衛所就成了不能碰的膿皰瘡,還得暫時忍兩年再收拾這些龜兒子。反反覆覆想了好一陣,直到談敬說政務院派人來請才停止了漫無頭緒的胡思亂想,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在天啟坐在乾清宮裡神遊物外時,政務院裡大臣們的意見已經取得了高度的一致。當信王召集好眾人讓大家說事時,戶部尚書李起元首先說道:“戶部一共借了皇上六百萬兩,皇上對百姓仁愛嚴禁增加賦稅,而明年北方受災南方還要安置移民,所以這錢一時半會兒還不上。皇上與下官商議用遼東遼西二十年的賦稅來換這六百萬兩,下官沒有意見不知各位大人的意思如何?”
禮部一個侍郎說:“李大人,皇上說沒說如果有人不同意怎麼辦?”
李起元說:“每年給他一分利就是六十萬兩,本錢有了再說。”
群臣一聽每年要給六十萬都覺得太多,這時李起元又說道:“下官也算了一下,上次抄完十家大戶共有一千一百萬兩,除去明年移民費用還有給信王修王府、前方軍費、朝臣借款等還剩三百五十萬兩。如果大家都暫時不急著拿回借給朝廷的錢,明年移民時緊一點,信王府再稍微修小點應該就夠了。”
這時,剛好回京述職的一個巡撫說道:“其他的都好說,移民的錢不好省,尤其是山區的人,一會兒老人說走不動了要車推,一會兒小孩說走不動要人背,僱的人也辛苦要錢也高。而且今年的移民好多還自己背的有糧,明年的人估計都只帶了幾張嘴上路,省了錢要移三成的人不可能。”
巡撫的話剛說完,旁邊一個侍郎說:“巡撫大人的話下官不愛聽,什麼叫其他的都好說?誰家的銀子都不是飛來的,借錢時說年底還怎麼現在又不還了?”
李起元說:“本官就一句話,同意跟皇上換的就來簽上自己的名字,不同意的去找銀子去。”
045 信王拜師
等天啟來時所有人都把字簽了,看來每個人都是明白人,二十年後是哪些孫子站在朝堂上實在是無關緊要的事,能拿回自己的銀子還有來年看得見的實惠才是最重要的。天啟叫談敬把大家的簽名文書收好然後坐下輕咳了一聲說:
“既然大家意見一致,我們就順便說另一件事,就是給信王請講官的事。信王是朕的兄弟年齡雖小但勇於任事,只是見識經驗稍顯不足需要邊理政邊學習,大家推薦兩個年輕點的人吧,年齡相差太大不好溝通。這是政務院議事不是上朝,大家都坐下慢慢說。”
皇帝關心自己兄弟的學習是好事,一個人學習學習雖然不一定能提高多少能力但至少能通點道理,通道理的人才有可能聽得進良言,大家也不願意一個聽不進意見只知道蠻幹的人坐在頭上。待大家都團團坐下後禮部尚書薛三省問道:“不知皇上對請講官有什麼樣的要求?”
要人提要求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候選人多二是大家沒有敷衍的意思,天啟想了想說:“信王要勤於政務但又不能太勞累要學會勞逸結合;要嚴明制度但又不能太死板要學會通達;對人要仁慈寬厚但又需要些雷霆手段;遇事不能放棄但又要學會取捨。所以這個講官要有氣度、心地寬、學問好、明事理、諳刑賞、擅機斷、知權變。”
這個要求好像有點高,就好比要找個既博大又精深既膽大又心細只在理論上存在的人,禮部尚書薛三省想了想說:“啟稟皇上,這樣的**明目前還不存在。”
天啟聽薛三省的話後知道他嫌自己的要求太高,就笑著說:“朕的意思是多找幾個人,每個人佔其中一點就可以了,不是叫大家去找個很全面的人。”
聽天啟一解釋大家也明白了,原來不是要找個諸葛亮那樣的全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