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紀大不會惹出非議,而且就算武之望親自去也有內衛太監監視還要隔著一層簾子。
群臣聽了都哈哈大笑,天啟也感到有些可笑,這武之望都七十多了還這樣那樣防著,現在的風氣也太保守了些。就算他想勾引小姑娘,估計七十多歲的年紀也是有心無力,再說還有那麼多人在還能出什麼事?不過轉念一想,在重華宮裡學習醫術的除了預備出宮的宮女還有朝中官員的女眷,事關婦女的名節穩妥從事也無可厚非。
見武之望說到想有個接班人的事,還說到了重華宮中的講學,天啟說:“這人才都不是天生的,武大人見誰有興趣就多多培養吧,現在你身體還健康就再堅持一下。這重華宮中的宮女在學好了醫術後是要到民間去的,當然諸位大人們如果家裡條件合適可以或聘請或者直接娶回家。不過她們雖然出宮了都不拿俸祿但都是有品級在身的,宮中隨時會派人去關照看顧,如果誰讓她們受了委屈那是要治罪的,所以大家要事先考慮清楚。”
其實大家早就聽聞有這宮女學藝然後出宮這回事,能當宮女肯定樣貌不會差到哪裡去,雖說年紀稍大也不過三十歲左右,娶回家作妻作妾都可以。後來聽說她們在學習醫術,那娶回家裡以後就相當於多了個家庭醫生,這樣的好事大家都惦記著在。有些沒多少錢的人,直接就把自己的小妾或者女兒送進宮學習,今後雖然不打算以此謀生但多門手藝也不錯。
就在大家對天啟的話議論紛紛時,武之望說:“皇上,臣學醫術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主要是臣小時候身體弱愛生病,久病成良醫這話一點不假。幾十年了臣發覺治病其實是末道,人們主要應該做的其實是養生。”
天啟點了點頭說:“武大人這話說得不錯,等你空了就把你這幾十年的養生經驗寫出來刊印。”
天啟剛一說完就有個楞頭楞腦的侍郎問:“皇上,都養生不生病了那醫院的生意不是就差了?”
146 各有所為(下)
這侍郎姓傅因為是官宦人家,所以有點管他說得說不得張嘴就來的紈絝風範,他的話一問出來立即就引來了不少不滿的目光,大家雖然瞪著他沒說話,但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無聲地質問他,你的意思是每個人天天生病你才高興嗎?
說都注重養生生病的就少,生病少醫院的生意就不好,這只是個普通的邏輯推理,從經營角度來考慮是對的但從人性上來想就錯了,因為沒有人喜歡生病。站在朝堂上的大小官員不管內心怎麼想,但至少表面上都是把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危掛在嘴上的,在大家看來這個問題就有些重金錢輕生命的味道。
天啟也知道這個傅侍郎的問題本身並沒有錯,他只是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提出了一個並不一定錯誤的問題。醫學研究是一個長期且需要巨大投入的工程,病人少了就賺不到銀子醫生只能養家餬口,搞醫學研究就無從談起。不過任何人都不能說為了賺錢專門讓人去生病,或者是把沒有病說成有病,當然某些無良醫生除外,聽說他們會為了多賺兩個銀子有意不給病人把病醫好。
天啟想了想說:“你的問題並不討人喜歡,但朕卻並不討厭你反而覺得你的想法有深度,你願意去醫學院嗎?”
傅侍郎一聽腸子都悔青了,因為嘴欠沒忍住問了句話,惹得大家不高興不說還把自己問到醫學院去了,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眼前報,來得快”?不過他也很有急智,說道:“臣雖然對醫學有興趣但並沒有什麼基礎,加上年紀大了恐怕也學不到什麼,不過臣有個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