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請戲(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劉家班,孫家班,這些都不錯,到時你們再商量就行。”
趙鐵柱聽到女婿的回答很是滿意地點點頭。
對於父親的激動,趙世雄自然也是明白的。
小弟和小妹聽到這話,不由得問道:
“爹,這香玉劇社是有什麼說法嗎?”
“那當然!”
趙世雄聽到小弟小妹的疑問,當即給兩人科普起來有關香玉劇社的歷史。
說到香玉劇社,基本上每個60到80這段時間出生的人都不會陌生,其創始人的名字更是響徹整個中原大地。
香玉劇社創始人常香玉,九歲拜師學戲先是拜翟燕身、周海水等人為師。初學武丑、小生、鬚生,後專演花旦。
12歲開始嶄露頭角,13歲《泗州城》連演3場,轟動汴梁,自此之後,常香玉正式成為力能扛鼎的人物。
隨後其在秦省創立“香玉劇社”,在大饑荒的年代,附近的災民無法進入秦省避禍,常香玉自掏腰包,開設粥棚,為同鄉開一條活路,之後又為同鄉們建了兩所學校。
彼時的常香玉不過25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不少人感其恩情,常香玉的名聲也在這中原附近達到巔峰,更是萬家生佛的人物。
建國之初,再加上碰上立國之戰,其在收音機聽到前方戰事吃緊,常香玉有心為國家出力,遂帶著整個劇團近60人,輾轉多地。
從中原一路南下直到羊城,歷時79天,也因此把豫劇帶向了全國,一共籌得舊幣15億餘元,購買了一架戰機捐贈給前線,總司令也因此專門接見她,此戰機也被命名為香玉劇社號。
之後,常香玉更是親赴一線戰場進行慰問演出!
《花木蘭》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她也因一句“李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而真正身體力行的去踐實此事兒,其一生功績更是被榮獲新中國成立以來百位感動中國人物。
趙世雄讀書的時候,曾在五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上學習過這一篇課文,當時的他讀到的這篇課文的時候,那時候的他還有點懵懂,搞不懂為什麼一架酷炫的飛機為啥會叫這麼土氣的名字?
在學習完課文之後,又聽老師講了背後的故事,他才明白這背後的意義所在——共赴國難
趙世雄對於常大家的做法崇拜不已,哪怕過了這麼多年,再次從姐夫嘴裡聽到香玉劇社的訊息,依舊激動不已,為這一位巾幗英雄由衷感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