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公卿進宮言求和,昭君出塞悔傾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一早,鳳藻宮賢德妃因妄議朝政,被隆慶帝當眾責罰,罰俸、禁足,於鳳藻宮前跪了整整一夜。
朝會之上,隆慶帝目光掃視下方群臣,目光森嚴冷冽,觸之如受鋒寒。
“安南郡王,真是好一個安南郡王。善待功臣未有如本朝者,可結果朕都養的這是什麼東西!
如果不是暹羅求援告狀,朕還要被矇在鼓裡不知道什麼時候。你們說說,朕該怎麼處置安南侯。”
隆慶帝沒有一上來就先詢問對於緬甸東籲王朝是戰是和,而是第一時間試探眾人對於安南郡王的處置。
第一派:還廢什麼話啊!翫忽職守,養虎為患,致使東籲成了氣候,就光是這一項罪過,抄家滅門都不為過!
算他造反都不冤枉他!這還問什麼,陛下,弄死他!!!
第二派:支援弄死南安侯,但留他一脈香火,改小宗為大宗,原本大宗盡誅,以示隆慶帝的寬容仁慈。
最後一派,也是唯一一派據理力爭力求保下南安郡王府傳承的人。
南安郡王死罪難逃,這點就是太上皇過來也沒有用,事犯的太大了。
但勳貴一脈仍舊嘗試,保留南安郡王府的祭祀,保留大宗香火。
看著朝堂上涇渭分明的派系,隆慶帝心底大概便有了底,現如今朝堂上勳貴一脈徹底成為了孤軍。
爪牙、勢力範圍能砍的幾乎都被隆慶帝給砍了,妥妥的光桿司令。
隆慶帝的目光落在下面的義忠親王身上:“義忠親王,你說說你的理由。”
義忠親王站了出來,恭恭敬敬的行禮道:“回陛下,臣以為南安郡王一脈無論如何,也是開國功勳的後裔。
昔日成祖金口玉言,與國休慼。現如今南安侯罪不容恕,這點臣等並無爭議。
只是懇請陛下念在這些年曆代安南郡王府上忠臣為國盡心盡力的份上保留其大宗香火。
想必闔府上下,必世世代代,感念陛下聖恩!”
隆慶帝聞言笑道:“朕素聞義忠親王與四王八公親厚。朕還以為你會為南安侯求情呢。”
義忠親王聞言將頭垂了下去,雙手垂在衣服下襬處:“臣雖與其交好,然國法豈可因私情論處。
南安侯犯下彌天大錯,罪無可恕,不容置疑。是以臣並無顏面求陛下赦免南安侯。”
隆慶帝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意味深長的看了義忠親王一眼,而後直接宣判了對南安侯的處決。
“義忠親王言之有理……”
勳貴一脈眾人聽到隆慶帝這麼說,臉上立刻升起了希望之色。
唯獨站在人堆裡的賈赦面無表情,甚至心裡還有些傷感,南安郡王府這一刀是跑不掉了……
“然其罪大惡極,不做懲處,不足以平民憤。南安侯翫忽職守,養虎為患,罪大惡極,褫奪爵位一切恩榮。
南安郡王府承襲榮耀已有百年,非本朝違世祖之言,實乃其事天怒人怨。
南安郡王府現主脈三代內外不論嫡庶,不論老幼,盡數斬首!
南安侯府主脈女眷,打入刑部,等候論處治罪。未及成年之親眷,充入教坊司。
老王妃年事已高,雖有治府不嚴,教子無方之罪,然念其年事已高,蔭老南安郡王功德,保留王妃之號,由朕內帑撥付俸祿給養。
至於南安郡王之祭祀香火,改小宗為大宗,具體交由禮部討論選拔。祭祀所需費用,由朝廷撥付。
安南郡王府收其牌匾,抄沒府邸歸國庫所有。”
“陛下聖明!!”
屹立大明百年的四王八公格局,終於破了。南安郡王一脈自此之後,徹底成為歷史。
隨著隆慶帝一道聖旨降下,曾經的朱門綺戶王公之家,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