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血濺,深宮兵見,仁孝懼無!

上未嘗側身內思,其咎安在?

且夫效法聖賢,行仁孝之行。

惟上感天動地,下詔罪己。只若靈心,庶迎丕貺。”

李世民臉色陰沉如水,手狠狠抓著龍椅邊,即將爆發。

王越附和道:“孔聖人曾有言: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

還請陛下,下罪己詔,嚴明失德,公告天下!”

長安謠言:天災之所以不斷,只因上位德行不修,殘暴不仁,弒兄殺弟,逼父退位,惡性累累,所以上天降下災害,以示懲罰。

無論李世民是否回應,都會對自身造成負面影響,而他心中也清楚這一切究竟是何人在幕後操縱。

太上皇李淵禪位後,身為武德年間最為出眾的大臣裴寂最為不甘。

從前顯赫地位不在,幕僚衣襟皆被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裁撤。

朝堂就剩下一根柱子,獨力難支。

武德朝對世家大族採取寬容仁和之策,但到了貞觀朝,局勢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朝廷中的重要職務幾乎皆由那些出身低微的秦王府舊人擔任。

曾經無限風光的五姓七望之士,如今要麼被外放至地方擔任小吏,要麼只能在朝堂上掛個有名無實的虛銜。

面對李世民如此大力度的打壓,世家大族們自然心生不滿,遂與同樣心懷怨恨的裴寂結成同盟。

至於那幾個敢於直言進諫的小御史,不過是用來頂罪的羔羊罷了,李世民根本不會將他們放在眼裡。

念及此,李世民強壓內心憤怒,正色道:“御史所奏,朕允了。”

上天降災,因罪而起,何罪?李世民以退為進,避重就輕。

李世民面有愧色,深情說道:“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若使年穀豐稔,天下乂安,移災朕身,以存萬國,是所願也,甘心無吝。”

李世民輕輕一句話,將對方攻擊化解於無形。

如朕施政不善,有瑕疵錯漏,致使上天降災,使百姓受苦。那麼請上天將一切歸到朕頭上,不要牽累百姓。

如百姓有罪,那就是朕沒做好份內之事。

李世民以此昭示自己愛民之赤心。

“陛下英明!”

滿朝文武高聲讚歎。

裴寂心裡咯噔一下,臉色難看無比。

五姓御史灰溜溜回班,李世民瞥了一眼那些人,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

“散朝!”

王德高聲宣佈。

“各位,大家正在內殿等候諸位,請隨咱家來。”

無關大臣陸續離開,魏徵等親近大臣被留了下來。

:()大唐貞觀小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