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袁紹,等他入得洛陽後手中居然有萬餘人馬,之後便以此晉身,先是將人馬交與王允,然後一改當年的狂妄而是選擇在王允幕後等待,因而雖然在常在朝堂卻是沉默寡言。

劉和還是極少見袁紹發言,當年尚在幽州之時對他的名聲卻也是仰慕的很,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二人的身份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卻並不妨礙劉和對袁紹的好感,故而微笑道手本初有何話,儘管直言。”

袁紹先是謝過劉和,再是言道手孟德剛才所言的確有理,不過卻是忽略了一點。”

曹操笑道手哦,請本初教我。”

袁紹說了一聲不敢,卻是繼續道手趙雲雖然一戰成名,但終不過是一員毫吧?背景的武將而已,衝鋒陷陣尚可,這治理州郡恐怕不能,況且那青州久戰之地,既然這些年已經有劉備在處理,不如將青州劃給他才是,省得寒了他人之心,畢竟那劉備還是中山靖王之後,是漢室宗親,總比不發現從哪裡冒出的趙雲要可靠多了。”袁紹這話雖然說得明顯是排擠呂布的勢力,但卻在情在理,故而劉虞,劉和這兩個劉姓人卻是大為同意,不免意動。

眼見如此,曹操卻是微微有些急了,也是出聲辯道手陛下,劉備的漢室宗親的身份可還沒有得到驗證,況且他竊取陶謙所有,如今任為徐州刺史,已經是對他的恩典了,如何還能再將青州送與他,反而寒了有功之將,臣認為還是推薦趙雲。”

黃門侍郎荀彧,中書令程昱等人也是附和道手我臣也是認為趙雲合適。”

至於鍾繇等人則是得了王允的屬意,同意袁紹的見解推舉劉備。

王允與曹操的人各執己見,還有一幫則是屬於劉虞的中立派,也不做聲。

最後曹操退一步,言道手陛下,不如這樣吧,青州動盪不安,不可缺武也不可缺文,不如讓呂布與劉備各出一人,同掌青州事務,如此可好?”

“這倒是一個折中的辦法。”劉和笑道。

見曹操退讓,王允與袁紹也就作罷。

“陛下,如今呂布是幽州刺史,不過已經坐擁冀州等地,也應當重新給他一個封號才是,要不然會多生變故。”議郎皇甫堅壽待眾人說完青州歸屬後,卻是重新起了個頭。

皇甫堅壽乃是漢末名將皇甫嵩的長子,雖然其父去了幽州,但是當時就已經在朝中任職的皇甫堅壽卻還是堅守職務,繼續在洛陽為官,隨後一直處於中立勢力,不過最近卻是與劉虞等人走的很近,大概也是要投入他的帳下了吧,說不定其中還有呂布的一份功勞。劉虞名聲清白,甚有威望,而皇甫堅壽的父親現在幽州,作為原幽州刺史,這二人倒是漸漸生出好感,最後結交在一起,也算是為漢室有爭奪到一份力量。

劉和向鍾繇問道手按制該給呂布封個侯了吧。”

還不等鍾繇回答,司徒王允又是開頭道手自古封侯者,需立有戰功,呂布不過就是個幽州刺史,況且家世不昌,如何能封侯?”

“難道擊退匈奴,斬敵兩萬還不足以封侯嗎?”:“曹操聞言反問道。

王允反駁道手那是趙雲所為,如何算到呂布身上了。”

曹操譏笑道手原來司徒大人也是明白趙雲之功啊。”自從袁紹從北海逃到洛陽後,本來還對曹操和顏悅色的王允卻是慢慢變了顏色,對曹操反倒是生出戒心的樣子,不見以往的親密。曹操心思慎密,自然也是發現這肯定是袁紹為了建立打的勢力而使用的手段,名聲啊,名聲,就算是王允這樣的大臣也是不能豁免,呵呵,真是可笑。

王允平日裡倒還跟曹操保持幾分顏色,如今這句話卻是扯開了兩人之間的矛盾。王允是何人物,那是誅殺大漢巨賊董卓的首功之人,天下知名,如何能讓曹操這般當著百官的面譏諷,自然是面色一冷,厲聲道手曹操,你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