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無價壺(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年頭,能進入工廠當工人,月月拿工資,端得是鐵飯碗,人人都得羨慕地說——這人恐怕是祖墳冒青煙了。
等待可以是期盼、興奮,更多的是焦慮、壓力、甚至是無奈和失落。
楊朝升心裡有譜。
他知道如果不出么蛾子,他鐵定能夠透過結業考試,拿到一個分配的名額。
都說:皇帝不急,太監急。
楊朝升工作的事兒,把甄恬、耿從吉這倆徒弟急得不行。
他們倆特意跟學校請了假。
一個整天在四合院門口守著,每每有郵差路過南鑼鼓巷,都要上去問一嘴。
一個成天圍著楊朝升轉,怕他因為考試失利,會想不開。
楊朝升看在了眼裡,樂在了心裡,裝作不知,由著他倆瞎折騰。
甄恬蹦蹦跳跳的才出廚房門,又折返了回來。
“師父,去歇會兒吧!丫丫給您在園子裡擺了把躺椅,泡好了茶。”
“巧了,正覺莫著口渴,你就安排上了。”
有兩個懂事聽話的徒兒,還是蠻不錯的。
目送丫丫離開。
楊朝升把剩下的蘆葦杆歸整好捆上,擱到了廚房的房樑上頭。
嘩啦啦——
用葫蘆瓢從水缸中舀了一瓢水,倒進銅盆。
楊朝升把手洗乾淨,便出了廚房,來到園子裡頭。
他一眼,就瞧見了擺在秋海棠下的躺椅。
走過去,楊朝升五嶽朝天地仰在躺椅上。
愜意啊!
他伸手去摸几案上擺著的茶壺。
茶壺一拿到手裡,楊朝升就覺著不對。
他定睛一看。
我勒個去——
這不是出自壺叟之手的無價紫砂壺嘛!
光聽聽這壺名兒,就知道它得有多牛掰。
無價——
上輩子,小日子國經濟騰飛那幾年,有個小日子國商人來華夏經商,看上了一位藏家收藏的紫砂壺,就是一把制壺大家壺叟落款的無價壺。
那小日子國商人開口便許諾,要拿一條當時最先進的彩電生產線來換這把紫砂壺。
藏家十分清楚,無價壺是華夏的文化藝術瑰寶,他毅然決然地拒絕了小日子國商人的交換提議。
幾年前,楊朝升洗劫了一個刮民黨接受大員,得到了這把無價壺。
這把壺表面細膩光滑、手感細膩,肌理豐富、色澤溫潤。
不知道其經過幾任主人,紫砂壺內長期使用後形成的茶皮,讓泡出的茶水,更添一股香氣和味道。
紫砂壺此種隨著使用時間,而增添自然的顏色變化和壺內形成的茶皮,為其風格所在,也是紫砂壺藏家們想要達到的目的。
行家們把這叫作養壺,通俗點兒講就是“盤”它。
現而今,有著大師級鑑寶水平的楊朝升,自然不會平白糟踐好玩意。
得空,他便會盤一盤這把無價壺。
沒曾想,小丫頭今兒去他房間,將這把壺給捯飭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