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旅順口基地(第3/5頁)
章節報錯
船隊水手的重要補充。
陸戰主力是商行在易州的老班底,商行保持在遼東的老軍不低於十個連隊,商軍戰士來自商行控制的鄉社。原則上,鄉社不間斷提供戰士輪訓。因為還要支援西北塞外,照顧朝廷的監督,所以商行決定暫時維持十支出海連隊的規模。
水軍以及女兵不在限制之內,商軍隨祈福團隊到達海參崴,還要擴編,奴兒干都司太遼闊了。
在民事方面,商行不斷抽調培訓的老軍到達雲從島接受民事基層工作。商行已經竭盡全力啦,米粒等精幹幹部已經前往奴兒干地區。
商行決定在遼東培訓退役老軍及當地鄉社幹部支援遼東建設。”
駱學川看看李銀河道;“李大人,商行在遼東拓展順利,基礎就是商軍的英勇。從出發到現在,商軍死亡七百一十三名,受傷殘疾近兩千名。
傷殘死亡佔徵召人數近半啦!遼東本地招收的商軍還沒有統計。”
駱學川默默向李銀河敬禮;“易水湖基地認為,大批改編商軍在過年後將初步訓練成軍,希望我們克服困難,他們在物資保障方面將不遺餘力支援遼東。”
李銀河抬手回禮道;“無犧牲無勝利!商行將善待每一個出發的戰士,商行切實落實撫卹工作,解決出征戰士家庭的生活生產問題。
我們在遼東立足了,要依靠本地資源發展商軍拓展商道。現在遼東還在開拓之中,我們還要咬牙努力,儘量減輕易州老營的壓力。
傷愈老軍們就地培訓轉到地方支援建設。需要民事幹部加強老軍的思想教育。”
駱學川點點頭繼續道;“我們付出了巨大代價,收穫同樣巨大。
商行控制了海洋島,北城隍島,螞蟻島,雲從島,即將建設海參崴。商行間接控制了旅順以及東江鎮石城島。
商行正在透過貿易,土地以及派遣軍事顧問,宣揚商行行商及鄉社建設理念。
卑職建議,特別時期需要使用特別手段,比如在鴨綠江西岸,長白山以東,使用強制手段推行商貿及青壯遷徙工作。
畢竟遼東百姓沒有普及教育,文盲率太高,習慣了強權。簡單粗暴反而最為有效,但是隻是特例,畢竟商行與後金的戰鬥在入冬之後肯定爆發,沒有妥協的餘地。不如把緩衝區的部落遷徙至海參崴或者新的開拓基地。
戰爭是毀滅性的,人口是寶貴的資源。”
駱學川看李銀河點頭道;“普及百姓教育是學生的夢想,農院管理層致力於開啟民智,山長孫奇逢先生希望十五歲以上的學子們到遼東到西北遊學。
他們一邊遊歷一邊學習一邊作為開蒙教師,教師太少了。他們還不能安安靜靜在學校精進學問,那麼就邊經歷邊授課吧。
,!
出塞西北和到達遼東的學子們付出了巨大犧牲,願老天保佑帝國的文脈。”
駱學川搖搖頭道;“鐵肩擔道義,雖千萬人吾往矣。願與學友們共勉!
農院決定在旅順建立海事學院,將派遣精通海洋的教授和學子們到達旅順,並且搜尋鼓勵工匠們到遼東共建海事學院。
需要商行及李銀河學長籌措。”
李銀河點點頭;“銀河贊同開設海事學院,銀河已經授權叔父謝寧代管學院建設,商行將提供物資錢財支援。
旅順的位置非常好,我們要低調,照顧到朝廷的顧慮,這裡作為講學和船材儲備及設計場所。至於造船,還要謹慎。”
李銀河指著地圖道;“我們開拓商道並不是孤軍奮戰,北方商行的股東們也在配合我們拓展。
北方商行正在吸收大明域外的僱員們,農院不能閉門造車要加強交流。
世界上各個國家正在摸索新的社會制度,實踐契合超越小農經濟基礎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