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形,焊接及鉚接的技術亦大量使用。和中國衝鋒槍相比,“莎”雖然製作粗糙,但顯得更為結實。抵肩部位很好,並不像“暴風”突擊步槍的槍托顯得有些短。透過使槍稍向左傾斜,用左手也很容易操作。彈匣的裝卸、固定都非常方便、快捷。保險看上去似乎不好使用,但操作起來前後扳動很快,而且有效。拋殼非常有力,而且可很快進入射擊狀態或射擊準備,幾乎不後座,槍口不跳起,發射幾百發槍彈幾乎不出故障。相比華軍的“旋風”式衝鋒槍,“莎”更適合在蘇聯的嚴寒條件下作戰。因而華軍官兵經常繳獲、撿拾“莎”使用,為此中國國防部亦印刷和分發如何使用繳獲的“莎”衝鋒槍的華語手冊。所以楊茂德對“莎”並不陌生。

好在只是一個人,沒有別的了。楊茂德緊張的心平息了下來,透了口氣。

他在這裡又等了一陣子,還是沒有人再出現。於是他向著預定目標,折而向右。想要繞到高地的東側制高點。

藉著草叢樹木的掩護,他豎起了耳朵,傾聽著周圍的一切異常動靜。一直都還順利,剛摸到那制高點下面。抬頭間卻看見一個蘇軍士兵從那上面站起來,想要往下看。大約也是很警覺,聽得下面有動靜了。楊茂德只有一個念頭:搶先開火!也不顧伏下身子在草叢中躲避,迎著一梭子就打上去了。

敵人的胸口被打了個正著,一個前撲,就向下翻出了防禦工事。上面嘰哩哇啦叫喊起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楊茂德飛快地往上面扔了四顆手雷,全都落在了預定點上。猛烈的爆炸開了。緊接著他一鼓作氣;開著槍邊掃射邊衝了上去。

他又看到了一個機槍陣地,原來這裡不過是個小土包,面積不大,不到3平方米。上面居然有五個人,或頭、或腿、或臂、或胸、或腹,全都打著繃帶,有一個傢伙白布條將周身纏繞得緊緊地,這些人一定是剛才在與華軍的戰鬥中負傷。動彈不了了,但這一刻終於得到了報應,全倒在了機槍旁。惟有一個還沒有斷氣,喉嚨間發出短促劇烈的咳嗽聲音。嘴角里冒著血泡,楊茂德過去近距離補了他一槍。

機槍被炸壞了。歪在了一邊。他迅速檢視了周圍地形,原來這裡是一個騎線嶺。他的前方兩裡外高處戰地戰鬥還在激烈的進行,不時冒起濃煙和火光。要過去參戰,必須得要從下面的高地過去。當然也可以走嶺下,偷偷摸摸的避開這個高地上的敵人。但他不想那樣做,反正都是打擊敵人,在哪裡都一樣。現在他的膽子已經越來越大,沒有絲毫害怕之意。…;

可惜了這個機槍陣地現在不能為他所用了,畢竟人手少,四面受敵是招呼不過來的。不然的話,就可以大膽的將敵人引到這裡來,加以消滅。

眼前這個高地上的敵人陣地一片炮火襲擊過後的狼藉,奇怪草房子並沒有燒著,也沒有倒塌。他想戰壕內一定藏得有敵人,這是不用懷疑的了。只是怎樣才能將他們引誘出來,然後一個一個的幹掉呢?這裡是不能久呆的,要是敵人用火箭筒打來,那麼他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楊茂德在這上面觀察了一會,揀了些彈藥,便迅速離開了。

剛才敵人很狡猾,雖然隔得很近,可能還看著自己的人死在機槍陣地上,但就是不再現身出來,怕再遇到毀滅性的打擊。不過也有可能他們一定在暗中觀察,知道了只有他一個人,所以懶得跟他計較。

如果是那樣的話,楊茂德一定會中他們的冷槍伏擊。敵人是狡猾的,他們犯不著為了一個人,大家都衝出來當槍靶。但藏好身子伏擊就不一樣了,只要一顆子彈,又沒有任何暴露無遺的危險。

敵人不敢出來,可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