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自古以來,從不會因為少了任何人而改變,只因這天下是屬於萬民的。”

“朝廷諸公的用意固然是為長遠,只是,這開海一事有人提倡,自然有人反對。凡世事皆是這般,不到南牆不回頭。”

範希文明白李常笑的意思。

只是,當他們一輩子的宏圖大志,好不容易等來實現的機會,卻因此而停滯……他,不甘吶!

李常笑沒有再勸說,而是接過範希文手中的信箋。

這是巴陵太守“滕宗諒”遣人來信,邀請範希文南下一覽重修過的岳陽樓風光,並且為之寫下傳記。

範希文字來心如死灰,但在李常笑的勸說下,接過了這個差事,只當是排解心中煩憂。

……

洞庭湖畔,岳陽樓前。

這座曾經被唐人詩文傳頌的樓閣依然屹立。

數百年來,當初作出《岳陽樓賦》的吳孟章早已遠去,李太白,孟山人,高達夫……一切過往皆如煙塵,消散在歷史長河裡。

唯有這一座樓宇巋然不動,雖然屢經戰火焚燬,卻始終在嶽州百姓的心裡有著獨一份的地位。

今日,岳陽樓又迎來了一位大人物。

……

滕宗諒今日是以友人身份過來,再加上他知道範希文的情緒不佳,沒有帶任何隨從,自己穿著一件簡單的衣衫就來了。

他同樣在文中書院受過禮,見到李常笑雖然驚訝,卻還是道了一句山長。

三人登臨岳陽樓頂,這是當年李常笑與張道濟的宴飲之所。

重修的岳陽樓,一切皆是按照舊制。

李常笑作為當年的親歷者,甚至還給了滕宗諒一張幾乎完美的復原圖,幫助他完成這一樁別具意義的工程。

酒過半巡。

範希文忽然站起,依著岳陽樓的湖景,整個人喝得醉醺醺的。

他這人家教極嚴,平日裡幾乎是滴酒不沾的,今日借酒消愁,但愁情卻絲毫不減。

滕宗諒試圖寬慰範希文,但他清楚老友的性子。

苦讀十餘載,浮沉二十餘載,好不容易迎來了大展手腳的機會,誰知這一切卻戛然而止了。

範希文虎目通紅,抱著闌干,目眥欲裂。

他仰望長空,發出了一陣陣悲慟而蒼涼的怒吼。

“吾輩何罪!吾輩何罪……蒼天,吾輩何罪!!”

終於,範希文在怒吼過後,再也控制不住情緒,當場哭了起來。

李常笑站在一旁,目光望向洞庭湖的方向。

他輕輕拍掌。

“——演員請就位。”

洞庭湖的水下,蛟龍燈籠大的眼睛睜開,他早已熟練無比。

先生又要給人喝龍湯了!

:()長生仙:遊覓世間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