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你怎麼神出鬼沒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清楚自己的想法不是說句話就能解決的,雖然在這件事上,他也猶豫了很久。
畢竟手裡大權久了,想放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但皇帝翻閱史書,覺得自己還是找個合適的時機退下來比較好。
他自己都無法保證自己一年後、五年後、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如果他還活著,他還能不能像如今這樣,一直信任他的皇弟,信任他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
不過這些事,皇帝除了隱晦的暗示太子之外,也只跟皇后提了提,並未與旁人說。
他要為自己的退位做些準備,此外還有些事也需要在他退位之前做完,而不是丟給繼位的太子。
還有朝廷裡那些官員,尤其是那些老臣。
皇帝自個兒壓得住那些老臣,所以即便一些老臣有一些毛病,又或者有一些私心,有他在,壓得住,皇帝用起來也沒多少顧慮。
但同樣的人,太子上位之後,雖然也是皇帝,但面對這些老臣,在沒翻臉之前,多少會有一些顧慮。
如果臣子忠心,那自然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但要是那心思不怎麼正的,他還活著的時候沒事,萬一他那日突然染病去了,太子面對這類的老臣也會有一些棘手。
他會給太子留一些磨刀石,但那些老奸巨猾的,還是在他退位之前給解決掉吧。
比如王肅陳等人,皇帝原本還在想怎麼解決這些人呢,他們自己撞上來,針對的又是皇帝頗為欣賞的林錦璇,這……
皇帝獨處時,每每想到此,都差點笑出聲來。
說起來,要是王肅陳謹慎一些,不在這時候給皇帝抓到什麼把柄,多撐個一兩年,他就要成三朝老臣了。
王肅陳是先帝時期的官員,後來皇帝登基之後,王肅陳也是在先帝面前留了名字的官員之一,年輕時候的王肅陳可是一位能臣,不僅受先帝信任,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但隨著王肅陳女兒入宮,漸漸的,王肅陳不知何時心思也變了。
他自以為隱藏的好,可皇帝站在高位,往下看去,對底下官員的各種小心思不說一覽無餘,也能看的七七八八。
加上本朝皇室培養的暗衛,藏在暗處兢兢業業為皇帝收集著各種或大或小的隱秘訊息,又有宣連瑾這個腦瓜子聰明能從細枝末節看出各種動向的人在,皇帝對王肅陳以及王家的心思也摸的七七八八。
如果不是因為王肅陳確實有能力,能辦事,之前王氏在後宮生亂的時候,王肅陳作為王氏生父也是要被問責的。
說句不好聽的,這個時代,後宮妃嬪犯錯,整個家族都要被牽連其中。
也就是皇帝脾氣好,不是什麼要命的錯誤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輕易搞連坐,如今燕京已經沒有王家生存的餘地了。
其實皇帝還以為王肅陳在賢妃被貶之後,會帶著王家老實一段時間,夾著尾巴做人,結果沒想到……
王肅陳許是在高位上站的久了,已經失去原本應有的分寸,以為皇帝“輕拿輕放”就是沒跟他計較,這麼快就親自下場折騰么蛾子了。
至於王肅陳與那倭人為什麼會合作……
王家算計的是新帝。
可能也是看皇帝身體太健康了,一看就是長壽相,給了那些有野心的人一個訊號——即便太子如今地位穩固,日後繼位的也未必是太子,他們可以看看更年幼的皇子。
皇帝知道那些人的想法。
他也不是不能明白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這跟他有什麼關係?
他都明晃晃立太子了,明晃晃一個儲君立在這,你們偏要去朕其他幾個兒子那求一個從龍之功,什麼意思?
這次王肅陳被抓,皇帝心中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