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揮手,示意那兩名搬屏風的東宮侍衛退下,口中對賀蘭楚石、紇幹承基說道。
紇幹承基倒是沒什麼,大大方方的坐在几案邊。而賀蘭楚石,則是猶豫片刻,終於坐在了紇幹承基的旁邊。
李承乾到了一杯酒,仰首喝下,看著賀蘭楚石,口中發出一陣大笑聲來。
“你確定那兩人一人是賀蘭楚石,一人是紇幹承基?”李世民聽了梅仁幸的彙報之後,微微皺起眉頭,反問道。
梅仁幸點點頭:“我可以肯定!雖然在他們二人之中,我只見過賀蘭楚石,但他稱呼紇幹承基為‘紇幹’,這個姓恐怕在整個長安,便只有一人有。便是東宮的那位紇幹承基了!”
思忖片刻,這位對梅仁幸道:“老梅啊,此事你可千萬不要洩露出去啊!此事牽扯甚廣,將網稍稍一拉,便是數條鯨鯢浮上水面,我調查院可不能摻和在這些人的角逐之中,要嚴格保持中立!”
梅仁幸衝張允文抱拳道:“此事屬下自然明白!定會守口如瓶的!”
“那就好!”張允文輕輕一笑,看著梅仁幸慢慢出了房間。
呵呵,這人還真是一個合格的情報人員啊!張允文微微一笑,心頭暗想著。隨即又想到了梅仁幸稟報的這件事,李承乾今日將賀蘭楚石吸納進東宮之中,便是將侯君集綁在了戰車之上,此招確實厲害啊!不過那魏王李泰,又會採取什麼行動呢?
第三百五十七章 修撰書籍
回到家中,滿身的疲憊也在妻子的軟語和兒女的笑聲之中慢慢的消散了。
不知不覺間,自己的兒子張繼已經能顫顫巍巍的走路了,可是,這小傢伙太懶了,走上幾步便會哭鬧著讓大人來抱。待李宇將他抱起時,這小傢伙便是笑逐顏開。讓支柔、王妍還有張允文一邊直罵著小傢伙懶,一邊伸出手來抱他。
抱著張繼,張允文的目光卻是落在了王妍的腹部,輕嘆了一口氣,然後微微搖了搖頭。到現在為止,王妍的肚子仍舊沒有反應。為此,王屈那老兒已經不知道催了張允文多少遍了。每次都是送上一份厚禮,然後再落款處隱晦的催促張允文趕快讓自己的孫女懷上,也好讓他抱抱重孫子。
每當收到這厚禮的時候,張允文便是將禮物收下,禮單扔給王妍。王妍看了這禮單最後的話語,頓時臉龐羞得通紅。然後惱羞成怒的伸出兩根手指來,掐著張允文腰間軟肉,狠狠一扭。
就這樣,不知不覺之間,貞觀十二年便要過去了。
在這幾月內,那東宮與魏王府的爭鬥,卻是漸漸顯露出來。
由於貞觀十二年這一年實在是多事之秋,和高昌吐蕃先後打了兩仗。在這種情況之下,無論是李承乾還是李泰,都知道收斂起來,儘量不和對方發生什麼矛盾。所以也倒是平安無事。不過這高昌之戰一結束,太子李承乾便搶先一步出手,將賀蘭楚石收入東宮之中,也間接的將侯君集綁上了自己的戰車。
雖說侯君集被免去了兵部尚書一職,但軍中的職位卻是沒有被免去,只是由左衛大將軍換成了右威衛大將軍。軍中威望仍在。當然,換的不止侯君集一個。在十一月的時候,十二衛大將軍挨著對調了一遍,遠在太原的李績也被調回長安,替換侯君集任左衛大將軍兼兵部尚書。
侯君集的加入,使得東宮陣營實力頓時膨脹起來。
而為了應對這一局面,李泰在朝會之上奏請修撰《括地誌》。若單論修書,倒也沒什麼,可是這李泰在敘述括地誌的時候說查天下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一縣,博採經傳地誌,旁求故志舊聞,詳載各政區建置沿革及山川、物產、古蹟,風俗、人物、掌故等,請令天下諸道、諸州、諸縣皆配合之。另,請大擴文館,廣募才俊,共修此書。
李泰的話音一落,張允文便瞥見太子的臉色分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