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工,然後貼上標籤,最後才成為商品。還有一些是做成品的,做好之後送到工廠內直接貼牌,貼牌後就批發了出去。不過他知道這種加工方式技術含量並不高,大部分都是勞動密集性產業。
凌雲對這種做法已經聽說很長時間了,不過還沒有實地的考察過,他把這些所想到的思路都記了下來,準備到時候考察完了和實際情況再做對比,看看從中能不能找到符合自己條件的行業。
到了下午四點,凌雲剪票入站,坐上火車之後,他先看了一會兒窗外的風景,然後就躺在鋪上休息了起來,凌雲坐了一夜的火車,到了第二天中午十點左右,火車就來到了省的省會。
凌雲下了車,也沒在省會多呆,他就轉乘客車來到了自己考察的第一站,也就是省那個著名的加工產品集散地衛州市,到達衛州的時間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凌雲下了車以後就先找了一家普通的賓館住了下來,到街上簡單的吃了頓飯,然後又買了一份地圖。
回到了賓館以後,凌雲就在地圖上找到了幾處比較大的批發市場,他準備從明天開始就到那裡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比較合適的專案。
第一百零三章考察之旅
從凌雲到衛州的第二天,他就開始到各個大小批發市場考察,尋找合適的商機,不過大到各種家電,小到絲襪,打火機之類的,生產過程都和自己原來聽說到的差不多,包括連各種玩具的分工也極為精細。
凌雲觀察了幾天後,回到賓館內把自己關在房間內半天,他把這幾天來所看到的都歸歸類,適合自己的也無非是這幾種掙錢的方式,一是代加工,就是回收產品的公司把原件賣或者先抵押給你,你需要租個廠房,然後招上一幫打工的,回收產品的公司會派幾個技術工來指導生產,你只是負責管理手下的工人生產,最後回收產品的公司會把合格產品收走然後再和你結帳。
第二個是批發商品,你可以在這個地方以比較便宜的價格拿到商品,然後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擺攤,或者是向下面的零售商批發。
第三個就是自己買白牌的商品,然後貼牌銷售,這個一般家電類,服裝類的產品比較多,不過打交道的也都是一些比較大的工廠,一般來說這種行業也都是做了較長的時間,都是流水線作業,沒有第一種產品種類轉換的迅速,不過比第一種也穩妥一些。
想好了比較適合的三種經營方式後,凌雲就把自己所想的都記到了筆記本上,然後又開始想這三種方式對自己這次的目的都到底合不合適。第一種估計不行,像這樣的定單加工,一是比較麻煩,基本上給自己開個工廠差不多,只是他們把銷路問題給解決了,這個還要有個前提,就是在別人不騙你的基礎上。二來還掙不太多的錢,不過把這種加工帶回到像江和,東康那樣的縣城倒還可以,因為那裡的生產成本比沿海城市要低廉的多。
第二種批發商品的模式,現在的批發商家基本上都走這條路,這個凌雲從每天市場內操著不同口音的客商討價還價就可以看出來,現在估計商品的利潤已經利薄如紙了,這個凌雲暫時決定先不考慮。
至於第三種,凌雲考慮的還是比較多一點,因為這一種只要做好銷售渠道就可以了,不過要找到比較新穎的產品,像彩電,冰箱之類的想都不要想,一是成本比較高,二來國內各大品牌競爭慘烈,降價如潮,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放上面,也不夠和別人玩半個回合的。
凌雲這時想起了前幾年比較風行的電磁爐和電動車,下面市場上剛出現的時候,著名的品牌根本就不多,可是市場銷售卻很好,如果要是那個時候,自己掛牌先佔得商機,倒可以賺點錢,也符合自己這次出來所找專案的條件。不過現在那樣的商品也競爭到了白刃相見的地步,看來自己是應該尋找新的突破點了。
凌雲在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