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中諸大高手卻看得明白,方才寧不凡在驚天動地的劍花到來前,竟已平舉劍身,在卓凌昭的胸口輕輕地刺了一下,這劍妙到顛毫,去勢雖然不快,卻攻入了龐大劍網的空隙,所幸卓凌昭輕功了得,在長劍破衣的那一剎那,便已往後急躍,否則此刻早已畢命。

卓凌昭雙眉一軒,更不打話,逕自提劍走向寧不凡,剎那間劍光一閃,長劍由左至右,猛朝寧不凡腰間切去,這劍夾帶著轟然巨響,宛若狂波怒濤,兩旁眾人只覺勁風割面,臉上火辣辣地甚是疼痛,以劍風觀之,這劍所附的真力實是非同小可。這劍氣勢雄渾,乃是崑崙十三劍中的“劍浪”。

寧不凡雙腳不動,只微微屈膝,手臂伸直,長劍緩緩地指向右前方。寧不凡這劍以逸待勞,卓凌昭若不收手,他長劍力道雖猛,但劍刃尚未觸及寧不凡之前,手腕卻會先給他割下來。眾人心下讚歎,忍不住大聲叫好。低輩弟子識不得寧不凡劍法的好處,還以為眾人是為卓凌昭霸氣絕倫的劍招所喝彩。

卓凌昭見劍招被破,不待招式用老,手腕一振,劍尖立時由下往上疾刺,指向寧不凡的喉頭,這劍快若閃電,但去路卻又蜿蜒曲折,教人摸不清他那一點劍尖的去處,劍尖顫動,只見寧不凡上半身所有要害都已受制,正是崑崙十三劍之一的“劍蟒”。

楊肅觀心下佩服,尋思道:“卓凌昭真不愧是當代四大宗師,看他這般使劍,天下有幾人接得了他的一招?”

便在此時,寧不凡右手提起,放在自己的腰上,劍刃卻軟綿綿地指向左側。眾人看他這劍毫無氣勢,眉頭都是一皺,不知這劍有何作用。那方子敬卻暗暗點頭,顯然甚是佩服。

果然卓凌昭見了這一招看似無用的劍式,只得立即變招,想來寧不凡劍尖的去處,又是卓凌昭劍法的要害。

卓凌昭清嘯一聲,又已拔劍來攻,一時“劍豹”、“劍浪”、“劍蟒”、“劍飛”紛紛使動,十來種截然不同的劍法使來,竟是毫無斧鑿痕跡,彷佛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眾人眼花撩亂,都是目瞪口呆,但寧不凡卻足不動,手不抬,單靠手腕顫動,那一點劍尖指去,卻逼得卓凌昭立即變招。

盧雲站在一旁印證,心道:“當年我與那陸爺約定了三拳較量,他也是手不抬、腳不動地破去我的拳法,看來這寧不凡也是如此,只是他比陸爺的功夫更為高明。兵法有言:‘善戰者,攻其所必趨,是以制人而不制於人,至於無形神乎’,照這道理來看,寧不凡已然看清卓凌昭的劍路去勢,這才能後發先制,攻敵所必趨了。”

百餘招過後,大殿上滿是劍神的腳印,可是寧不凡卻不曾移動半步。卓凌昭面色鐵青,也緩下手來,靜靜凝思下一招的攻法。

寧不凡微微一笑,道:“你別急著搶攻。劍神的劍法當不只如此。”口氣雖然謙和,但言辭卻如長輩指點弟子一般。

卓凌昭大怒欲狂,心道:“我今日若不能逼他移動一步,我日後如何在江湖上行走?崑崙山還有何顏面面對天下英豪?”想起自己已是武林盟主,今日若要莫名其妙地慘敗,一切心血不免付諸東流。心念及此,深深地吸了一口真氣,催動身上雄厚的內力,霎時一絲白煙飄過,卓凌昭的劍上竟爾凝出一層寒霜。

金凌霜大驚失色,顫聲道:“這是‘劍寒’……”廳上眾人只覺身上越來越冷,竟連空氣也要凝結成冰,卓凌昭劍上竟似會吸收熱氣一般,只見劍上寒氣大盛,冒出了縷縷寒氣,卓凌昭緩緩舞動長劍,白濛濛的冰塵飄來,劍身竟然慢慢消失無形,金凌霜顫聲道:“這是‘劍寒’、‘劍影’合而為一,天啊!掌門的功力竟已深到這個地步……”

只見卓凌昭身上裹著一團白霧,緩緩地行到寧不凡面前,寒劍森森,看來劍上的內力大有毒性,若要擦破了皮肉,絕不只是流個幾滴血這麼簡單,怕還要被那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