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鬥到酣處,哲爾丹好容易扳回了平局,卻忽然停下手來,不再追擊。蘇穎超見他舉止有異,便也收住了劍,拱手問道:“前輩有何指教?”

哲爾丹伸出食指,朝蘇穎超手中的長劍指了指,好似要對手撤下劍鞘。

佩劍形式尊貴,四尺來長,乃是瓊國丈親手所贈,自是罕見名物。蘇穎超微笑便道:“您要晚輩拔劍?那可會傷了和氣的。”先前蘇穎超手下容清,便讓哲爾丹左支右拙,倘若寒鋒現世,卻不知他要如何抵擋了。臺下中國高手見蠻夷不自量力,無不嘻笑指點,娟兒與瓊芳對望一眼,眼角也都帶著笑。

哲爾丹生性剛毅,雙目所見,只在敵手的身影,對旁人的無聊神態過眼不入。他既然主動要求對方拔劍,自有抵禦之道。眼見蘇穎超遲遲不動,好似頗有輕視,霎時怒吼一聲,重腳前踏,轟然巨響中,右拳直擊而出。

一股旋力凌空轉來!帶過了一片黑影。

內力傳到,勁風連過兩尺,蘇穎超的長劍受了旋力,劍鞘居然自行彈開,露出了鋒芒。

“大黑天”,氣勁如黑幕,籠罩拳鋒二尺,這是一套前所未見的拳法。

蘇穎超心下一凜,自知遇上了麻煩。眼前這人始終沒有拿出絕招,原來這才是壓箱底的本領。

漠北之人性勇好武,武功多走剛猛路子,那哲爾丹天生勇力,號稱“北境匈奴第一能打”,更是剛中之剛,勇中至勇,尋常武者若以蠻力與之相抗,無不落得以卵擊石的下常靠著一身剛猛,哲爾丹所向無敵,稱霸漠北,直到五十七歲那年,慘敗於那隻妖魔手中為止。

剛強易折,在“蒙古凶神”薩魔面前,哲爾丹成了祭壇羔羊,也拿來驗證了中國的至理名言:“剛不可久”。經歷了生平第一次慘敗,哲爾丹被迫開始追逐更高的武術境界。他捨棄自尊,尋訪後輩,重新拜師學招。他想找到一套武功,以來截長補短。

先練太極拳,後習八卦掌,哲爾丹拼命練“柔”字,盼在暮年跨過自己的極境。只是世間高手一日達到頂峰,往往生出門戶成見,哲爾丹原有武功太強,武學障尤其頑固,練起別派武功,竟如吃壞了肚子,非只招式牛頭不對馬嘴,更常心不在焉,益發學得慢了。

來來曰回磨蹭三年,勉強學會柔勁,可原有的武功不進反退,與人較量時更常猶豫不決,竟連自己的徒弟也打不過了。

到底該怎麼辦?剛不剛、柔不柔,哲爾丹不知如何是好,他捨棄剛強,卻又找不著柔弱,迷惑的他不再尋找別派宗師求藝,他離開皇宮,拋下妻小,從此日以繼夜,只是不住苦思。

半年過後,他回到了最初的那個念頭,他之所以會敗給薩魔,只因他不夠剛強。

剛強,就是哲爾丹的一切,當剛強被人擊敗,表示剛不夠剛,所以強不夠強,當鋼鐵存有雜質,心有雜念,便該是重行淬鍊之時。從此哲爾丹不再乞求他人指點自己,他只求回到自己的信仰,在更剛更猛,更硬更強的信條中求得進境。他苦熬氣力,忍受疼痛,一拳又一拳地打出,有時風聲呼嘯,有時寂靜無聲,一個時辰打出千拳,一日擊出萬拳,一年便是三百六十萬拳。拳力藉此不斷進展,不斷增強。

三年了,當正拳揮出一千萬次的剎那,事情有了一些轉變,哲爾丹的正拳出現了異變。

與第九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拳截然不同,第一千萬次揮拳,孵化出誰都料想不到的怪物,就像小小的蝌蚪,誰都料想不到,那圓圓滑滑泥鰍般修長的身子,最後竟會成了四足著地的長舌怪物。

拳發黑影,威力廣被,無形氣勁凌空劈敵,號稱“大黑天”!

哲爾丹仰天大笑,隱藏七年的絕招,原是練來對付薩魔的,誰知這妖魔消失無蹤,不見人影,如今拿來對付“三達劍”,也算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