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接按在了座椅上,雖說在月球上升空比在地球上要容易的多,但月球也是有引力的,因此要想讓鷹隼號順利到達環月軌道,鷹隼號的升空時產生的過載力最大也可以達到大約5個G以上。
這種過載力相比於“星空一號”運載火箭升空時產生的過載,無疑要小得多,鷹隼號上的四個人甚至都不用採取躺姿,就可以安然的扛過這種過載。
待到鷹隼號飛行到指定高度時,月球飛船就從月球的另外一面轉了過來,然後在自動程式的控制下,鷹隼號耗費了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與月球飛船成功對接在了一起。
讓所有人都放心的是,被盛放在金屬容器內的那塊“天外隕石”,並沒有對月球飛船的核反應堆造成影響,但也沒有人再敢開啟那個金屬容器,生怕再造成什麼意外。
匯合了鷹隼號的月球飛船直接啟動了全部四臺離子推進器,開始繞著月球進行加速。以離子推進器的推力,還無法直接讓月球飛船逃離月球的引力,只能是讓月球飛船在環月飛行時不斷的加速,然後利用彈弓原理,直接將月球飛船丟擲去。
這種繞圈加速用不了多長時間,兩三圈之後,月球飛船的速度就已經達到了相應的速度,待到月球飛船從月球背面再次繞出來的時候,月球飛船就再也不繞著月球飛行了,而是沿著一條拋物線的線路,直奔地月轉移軌道。
這一路上,四臺離子推進器始終以滿負荷的功率在運轉,再加上在逃離月球引力的時候,飛船的速度已經足夠快,所以用了僅僅不到三十個小時的時間,月球飛船就完成了地月轉移軌道的全部路程。
接下來就是減速,然後讓月球飛船以固定的速度繞地球飛行,畢竟月球飛船和登月艙是不會返回地球的,接下來的火星飛船的建造,是要以月球飛船為核心進行建造的。
待到月球飛船穩定的運轉起來之後,唐風他們六個人就鑽進了來時的載人功能倉,脫離了月球飛船,直接向地面墜去。
事實上,當初建造月球飛船的時候,唐風曾經像施密茨博士提議,建造一艘類似於太空梭一樣的航天器,專門用來往返地表與月球飛船,畢竟相比於返回艙,太空梭要舒服的多。
只不過施密茨博士駁回了這個提議。按照施密茨博士的話來講,太空梭固然是舒服,但那玩意兒太耗資金,往返一趟地表和太空,光是回到地球之後的檢修工作,就需要耗費上億美元的資金。
所以說,太空梭是一種中看不中用的昂貴玩具,有檢修太空梭的資金,還不如多進行幾次發射,或者將資金用在離子推進器上的改進呢。。。。。。
作為一個善於接受別人意見的人,唐風自然是從善如流。在這方面,施密茨博士是專家,對於自己不懂的事情,唐風向來是善於聽專家的意見的。
最終,施密茨博士還是採用了這種最通用的返回方式,即返回艙。這玩意兒全世界通用,而且安全性有保障,可以說,只要返回艙上的那三個降落傘有一個不出問題,那麼就可以保證返回艙的安全。
太空梭那東西固然拉風,但當太空梭從外太空返回地球的時候,可是一項極為危險的活兒。
因為太空梭在進入到大氣層之前,速度通常都在27000公里/小時,所以這個大傢伙在進入到大氣層之前,要先減速,將速度降低下來之後,然後必須以一種極為合適的角度進入到大氣層。這個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進入角度小了,那麼太空梭就會像打水漂的瓦片一樣,被“彈”出大氣層,而如果進入角度過大,那麼就會和密集大氣層摩擦產生的溫度過高,從而導致發生難以挽回的災難。
這個合適的角度一般為40度。
事實上,當太空梭進入大氣層時,它就不再是一架太空梭了,而是一個無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