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
會州,地處大宋西北邊區,有很多名勝古蹟,童貫官署官員陸續趕過來,閒暇時間一多,童貫免不了就會到四處走一走、看一看。
參觀旅遊開會學習訪問指導是領導幹部的重要工作內容,缺一不可。
這天正巧是週六,童貫在劉法和种師道的陪同下,到了當地最有名的古寺——法泉寺拜了佛,吃了齋,覽勝歸來,童貫遊興不減,他決定禮拜天要去參觀女媧娘娘遺留下來的聖蹟——“中流砥柱”。
童貫的每次出行,种師道和劉法基本要全程陪同,童貫的提議,种師道和劉法當然異口同聲的答應,“明天一定去。”
童貫高興的說了一句:“好!就這麼定了。”
。
次日一早,劉法一臉的苦相,向童貫告假,據說他“跑”了一夜的肚子,實在沒力氣再動彈了,為了不掃童貫的興致,劉法安排副將劉延慶代替自己陪行。
童貫只是關切的囑咐了一句:“去藥店買瓶‘瀉痢停’,那玩意好使,痢疾拉肚,一吃就停。”
劉法連聲答應,童貫和种師道等人也就出發了。
劉延慶為人機敏,應對有措,這次陪長官出行,給童貫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個人的機會不是完全靠幹出來的,相當一部分的機會是靠陪出來的。
童貫、种師道、劉延慶等一干人眾來到了那處“聖蹟”,正在黃河之中,只見石峰突出,丹壁巋然,屹立千仞,峻峭方正,形如圭玉。江波巨濤,激觸分流,噴珠嗽玉,雷鳴鼓譟,真奇觀也……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一根石柱子,問題是這可不是一根普通的石柱子,據說這根柱子是一隻神鰲的腿。
在遠古時期發生過一場“諸神之戰”,水神共工不敵火神祝融一怒之下,撞斷天柱不周山,搞得這個世界是天崩地裂,人間就象地獄。
女禍娘娘挺身而出,在積石山上煉石補天之後,因四極廢,九州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毅然斬斷一隻神鰲的四條腿——那隻神鰲一定很痛,斷鰲足以立四極,用來撐天——那隻神鰲的腿一定非常的長,這四根柱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擎天柱”。
立在西方的那根柱子,正好位於會州境內,被後人稱之為“中流砥柱”。
大宋名將張俊——就是“神臂弓營”三位天才少年弓手之一後來功成名就之後,曾經在這根柱子邊大書了四個大字“西來鰲柱”,成了當地的一處名勝古蹟。
童貫立在河邊,駐足遠眺,神形俱肅,讚不絕口,感嘆不已,這根柱子讓他從會州的劉法,聯想到自己,又聯想到東京太師蔡京,雖然他們所處的位置不同,可有哪個不是支撐一方的“擎天柱”呢?有哪個不是激流勇進敢挑重擔的“中流砥柱”呢?
不能不說童貫的想象力比較豐富,自我感覺相當良好,竟然把自己當成一根柱子,還好,沒把自己當成電線杆子。
童貫撫古思今,心潮湧動,流連忘返,意猶未盡,他欣然提筆,大筆一揮,寫下一行大字,刻石留念,正是:“童貫到此一遊。”
隨行的人全冒汗了,因為童貫的字型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
自從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在如來佛祖手心撒了一泡猴尿,沾著猴尿寫下了“老孫到此一遊”之後,這種帶著異味的習慣就流傳後世遺禍無窮,童貫這是繼承和發揚這種並不風雅的傳統呢。
种師道如果此時問一句:“童貫,你什麼書法造詣呀,這些字刻出來丟不丟人呀?”
童貫一定會這麼回答:“你管得著嗎!”
童貫簡直和孫悟空一個猴德行,真是大煞風景。
。
劉法肚子沒痛,他是找了個藉口避開童貫來見杜鵑的。
有一個女人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