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皇帝需要特殊的東西獎勵軍官,而武器,尤其是威風凜凜的武器是軍人的最愛。另一個就是要保護祖先留下來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幾個月來下面額人蒐集了不少民間的打刀大師,另外還有很多對古文化很有研究的學者、大儒,他們在孜孜不倦的打造王漢章需要的唐刀。
他們首先是瞭解唐刀的各方面的資料,從歷史記載當中尋找唐儀刀模樣的記載,還原唐儀刀,然後透過各種手段要打造出又鋒利、又輕巧、又耐磨損、夠硬度的唐儀刀。
說白了就是跟日本刀對砍,唐儀刀就算不能砍斷他,也不能被他砍斷,要不然真的要拼刺刀的話,那自己的那些不多將領就被自己害了,王漢章需要的不僅的華麗的外表,還有他的實用價值。
後世很多不瞭解的人都一位唐刀不耐用,不好用,其實他們錯了,唐刀的失傳,並不是他不好,而是他的造價太昂貴了。
想想中國一打仗最少也是幾萬人對戰了,甚至幾十萬,上百萬人,你要是裝備唐刀,不用敵人來打,自己就被拖死了。
而西藏基本上沒有戰爭,所以他們的唐儀刀的延續藏刀流傳下來,而朝鮮王朝的更迭其實真正的打仗也不多,規模不大,而且那麼曉得國家並沒有多少軍隊,要不然也不要中國來保護。
日本打仗少則幾十人、數百人,最多也不過幾千人,都是大名之間相互攻打,他們的大名相當於中國春秋戰國時候的燕、趙、韓、魏、秦、齊、楚,但是整個日本也不能跟其中任何一個國家對比,何況是是小日本的一個小小的城邦,真要比起來頂多跟中國的那些大地主一樣,有個幾百人的私人武裝。
唐刀這麼鋒利的武器在民間是不允許持有和收藏的,所以民間會的人不多,宋朝統一中原以後,中國冷兵器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大量新式的長矛、長刀、斧鉞、神臂弩的誕生並武裝了宋軍,豪壯的陌刀成為奢侈的戰爭器材,宋朝戰爭的主要方向是同樣是北方遊牧民族,為了對付遼金的騎兵,長矛、斧鉞開始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斧鉞的大量裝備從《武經總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證,斧鉞的製作和使用技藝比陌刀要簡單,對付騎兵同樣有效,岳家軍用“麻扎刀”“捉刀”“長柯斧”大破金軍“連環馬”,有效而不昂貴的兵器永遠是軍隊裝備的重要兵器,豪華的唐刀從此逐漸退出戰爭舞臺,並且消失的極其徹底,是中國冷兵器的遺憾。
“報告,”在三聲敲門聲之後,一個聲音傳來。
王漢章道:“進來。”
來人進來,是王漢章的副官帶著一個人進來,手裡還拿著一柄刀,來人王漢章記得,正是全權負責打造唐刀的負責人唐守。
王漢章因為已經停下手中的事務,沒待他開口,問他道:“這事新打造好的刀嗎?”
唐守道:“是的,我們之前打造了兩把,和鬼子的對砍之後,效能符合將軍的要求,這把是新打造好的,我第一時間就給將軍送來,請將軍過目。”說把把刀遞給王漢章。
王漢章之前已經去刀廠視察了幾次,也和刀師們交流過,這次王漢章相信要不是他們覺得可以是不會拿來給王漢章的。
王漢章接過刀,將刀慢慢拔出,只覺一道寒光閃出,王漢章的第一感覺就是好刀。
不過王漢章的感覺歸感覺,總還是得試試看,王漢章道:“我們去院子裡試試。”
說罷,幾人來到院子中一刻直徑15厘米的小樹旁,王漢章抽出刀,用最大的力氣朝樹幹看去,王漢章不知道怎麼形容那個聲音,但是一刀下去,此樹居然被攔腰砍斷。
王漢章暗道厲害,再看刀刃,除了些許樹脂留在刀刃上,刀並沒有損壞,沒有卷口或者缺口。
王漢章點點頭,對唐守道:“上次去,道德質量還差很遠,怎麼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