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石越便把緣由說了一回,韓維眉頭微皺,道:〃不瞞子明,這事情卻不是我做的,開封府的庶事,大抵是開封府推官做,而推官上面,還有新法提舉司、司農寺天天壓著,多半是有人想討好宰相吧。〃
虹←橋←書←吧←BOOK。←
第74節:第四章 學術與政治(13)
石越誠懇的說道:〃我再愚昧,也知這不是持國兄的意思。邵雍先生對他的門人學生們曾說,新法雖然有不妥之處,但是也不必不做縣官,自己在縣官任上,能寬得一分,老百姓便受一分利。我來找你,便是這個意思。〃
韓維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今日能聽到這句話,韓某終身受益。我離開開封府之前,會親自把這些事情都處理好,不過那個農夫,依例我還得問一下。〃
這件事在石越看來只是小事。石越知道王安石新法斂財的本質也是被逼出來的,從一個側面正可以反映當時的國家面臨多大的財政危機!王安石甚至窮得把天下的渡口都承包出去增加國庫收入,可見大宋朝實際上有多麼窮了。但桑充國和段子介想不了這麼遠,他們是標準的儒生,從小就受〃仁政〃的教育,所以凡是老百姓吃虧的事情,他們就會反對。新法的弊病以前只是在傳聞中聽說,沒有切膚之痛,這一次卻是就發生在自己生活的附近,就發生在白水潭很熟悉的人身上,這種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特別是桑充國,一想到那個農夫為了避開保甲法,生生截斷自己一根手指,就會氣憤填膺。
但這種種弊端卻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王安石變法從國庫財政的角度來說,此時已經初見成效,基本上改變了大宋朝入不敷出的財政困局,尤其考慮到這是在西北連年用兵,水旱災害不斷的情況下完成的,這就更堅定王安石本人對變法的信念,客觀上也堵住了一些人的嘴巴。因此石越並沒有打算在此時動搖原本的方針。
當石越疲憊的回到家裡時,潘照臨正急得團團轉,見他回來,連忙說道:〃中使來了四次,皇上急召公子進宮。〃
石越鎖眉問道:〃出什麼事了?〃
〃大河要決口了!〃潘照臨急道。
石越一聽知道真是出大事了,趕緊叫了馬往皇城趕去。到了資政殿,趙頊正和大臣們焦急的商議,王安石在安撫著趙頊:〃只要曹村之堤不決,京師不至於有險,皇上不必擔憂。〃
文彥博也說道:〃請陛下先回宮安撫兩宮太后,這種事情,做臣子寧死也不會讓開封城有危險的。〃
石越聽說曹村之堤還沒有決口,心裡稍稍放心,入秋以來,先是永濟一帶決堤,大水淹了幾個縣,然後是兩浙水災,好在朝廷一向重視水利,王安石也有農田水利法,因此災情還能在控制之中。此時的曹村,是澶州沿河的一處大堤所在,澶州可以說是開封府的前線,如果不保,水只怕真的會淹到開封城下,那時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卻聽馮京說道:〃曹村急報,是前天的事情,鎮寧僉判在小吳村護堤,相去百里,只怕不能親自主持大局了。報急文書是州帥劉渙發出來的,他說他已經不顧禁令,親自帶著廂兵去堵堤了,並且自請處分。〃
王安石揮揮手,沉聲道:〃這時候管不了什麼處分不處分,事急從權。當務之急,一方面急遣禁兵去抗洪,一方面派探馬流星傳報,萬一事有危急,則請皇上和兩宮太后登龍舟以避大水,我輩和開封軍民上城牆,誓保京師安全。〃
這時候眾人也不再和王安石扯皮,齊聲稱是。石越突然臉色鐵青,咬著嘴唇說道:〃皇上,臣願親赴曹村。〃
〃卿懂得治水?〃趙頊大喜。
〃臣不知治水,於防洪卻略知一二,且程顥原是鎮寧僉判,沈括精通水利,有二人相助,事必可為。〃
趙頊正要答應,王雱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