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午陽高懸,良辰美景時,新娘翩然而至夫家門扉,莊嚴喜悅的過門儀式緩緩展開。跨過熊熊火盆,象徵驅逐陰霾,迎來璀璨前程;紅燭輝映下,雙雙虔誠拜堂,許諾不離不棄,共度人生風霜;一盞香茗敬獻,細語傾訴感激之情,家族紐帶深深繫結。儀式融合了吉祥願望與文化傳承,時刻銘記於心,承載著家族榮耀與幸福承諾。過門儀式,這就是六七十年代中國婚俗禮儀之一——

過門

——讀《鳳求凰·琴歌》有感

丙叔佩史

蓮步輕移跨火盆,

紅燭搖曳映新人。

敬茶香裡溢孝心,

合巹交杯定終身。

門前喜鵲登枝鳴,

堂上笑聲溢溫馨。

比翼齊飛偕白首,

共享天倫樂無垠。

……

賞析

——古今愛情禮讚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婚禮不僅是一場儀式,更是一次靈魂深處的觸動。一首現代詩《過門》巧妙捕捉了婚禮中最動人心絃的瞬間:

《過門》一詩,彷彿是一幅動態的畫卷,細膩地描繪了一個婚禮現場的溫馨場景,每一幀畫面都充滿著深情與祝福。下面我們將透過詩歌的視角,細細品味這場婚禮的每一刻,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意。

“蓮步輕移跨火盆”,這一句簡單的話語,卻勾勒出新娘步入新家門檻的那一瞬,整個畫面彷彿被定格。新娘輕挪蓮足,姿態優雅地跨過燃燒的火盆,寓意著驅趕一切晦氣,迎接新生與光明。這裡,“蓮步”比喻新娘的步態之美,就像池塘中的蓮花般清雅脫俗,而“火盆”則是傳統婚禮習俗中用於淨化心靈與環境的象徵物,預示著未來的日子將充滿祥瑞與和諧。

接下來,“紅燭搖曳映新人”描繪了一幅光影交錯的浪漫景象。紅燭代表著喜慶與熱情,當它在夜色中搖曳不定,照亮了新郎新娘的臉龐,那一刻彷彿整個宇宙都被這份幸福包圍。這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光明,更是情感上兩人靈魂相遇、心靈交融的光芒,象徵著他們的愛情將在未來的日子裡愈加燦爛。

在“敬茶香裡溢孝心”一句中,詩歌轉向了儀式的核心部分——敬茶禮。新娘跪拜於父母膝前,雙手奉上香茗,不僅是對長輩的敬意,更是孝順之心的流露。香氣隨著茶葉的散發,瀰漫在整個房間,宛如無形的情感紐帶,連線了家族成員的心靈。這一刻,孝順的美德與親情的溫暖交織在一起,為婚禮增添了深厚的人文色彩。

隨後,來到“合巹交杯定終身”,這是一個承諾與誓言的時刻。新郎新娘共同舉起交杯酒,意味著他們將共同承擔起婚姻的責任與義務,攜手面對未來的風雨。透過這種方式,他們向對方表明,無論何時何地,都會堅定不移地守護對方,直至生命的盡頭。這一幕,不僅體現了愛情的神聖,也強化了婚姻的社會功能,即構建穩定和諧的家庭基礎。

門外喜鵲的啼鳴與堂上洋溢的笑聲,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門前喜鵲登枝鳴”,在古代文化中,喜鵲被視為吉祥之兆,它的出現往往預示著好訊息的到來。而此刻,它似乎也在為新人祝福,帶來更多的喜悅與好運。“堂上笑聲溢溫馨”,則進一步渲染了婚禮的歡快氛圍,每個人的笑容都是那麼自然、真摯,洋溢著對新人的祝福與喜愛,這樣的場景無疑是幸福的最高詮釋。

最後,“比翼齊飛偕白首,共享天倫樂無垠”,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概括了新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這句話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婚姻的終極目標——夫妻偕老、子孫滿堂、天倫之樂。它既是一種個人層次上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反映了集體意識中重視家庭和諧與延續的重要性。透過這一願景,新人向世人宣告,他們將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充滿愛與歡樂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