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掰玉米(第1/2頁)
章節報錯
掰玉米
——兒時記憶
丙叔佩史
夏日炎炎蟬噪鳴,
綠波滾滾稻香生。
頑童結伴潛田壟,
探手偷掰嫩玉莖。
月下影斜心竊喜,
星光閃爍眼含情。
雖非豪奪或強取,
卻惹農夫笑語盈。
賞析
【掰玉米——兒時樂翻天】
烈日炙烤蟬叫囂,翠綠連綿稻香飄。
一群熊孩暗溜竄,鬼鬼祟祟掰玉條。
月牙掛樹偷樂呵,星星眨眼眨俏嬌。
啥豪奪啥搶?咱只玩心跳!
農夫遠處嘿嘿笑,孩子們啊別太囂。
【賞析(幽默版)】:
在夏日的熱浪中,《掰玉米》這首詩換上了輕快的喜劇外衣,透過幽默詼諧的視角,重現了孩子們在田間的嬉戲場景。以下是針對原詩的逐段幽默解讀:
1 誇張渲染氣氛:“烈日炙烤蟬叫囂”,一句誇張的手法,似乎連蟬都被熱得“叫囂”起來,生動展現了夏天的熱情似火。
2 活靈活現的人物:“一群熊孩暗溜竄,鬼鬼祟祟掰玉條。”用“熊孩”來形容,立刻賦予了孩子們一種機靈又略帶淘氣的形象,而“鬼鬼祟祟”的形容,則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彷彿在進行一場小小的冒險遊戲。
3 擬人化的環境:“月牙掛樹偷樂呵,星星眨眼眨俏嬌。”將月亮和星星人格化,彷彿它們也在旁觀這場兒童的戲碼,與孩子們一起享受這份童年的樂趣。這裡的“偷樂”、“俏嬌”等詞語,恰到好處地提升了整體的幽默感。
4 反差式的結尾:“啥豪奪啥搶?咱只玩心跳!”這句話直截了當,以一種自嘲的方式反駁了“豪奪”、“強取”的概念,強調孩子們的舉動不過是單純的遊戲,沒有惡意。最後一句“農夫遠處嘿嘿笑”,進一步表明即便被發現,雙方也能一笑置之,透露出一種互相信任與包容的情誼。
整首詩宛如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學盛宴,巧妙地運用了誇張、擬人、反諷等諸多手法,精心編織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讓讀者彷彿置身於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之中,盡情享受著那輕鬆愉悅的閱讀之旅。
這種獨特的寫作風格猶如一陣清新的春風,帶著幽默的芬芳輕輕拂過讀者的心間,卻又不失溫情脈脈的關懷。它就像一位高明的魔法師,將那些原本平凡無奇的田間趣事瞬間點化成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奇妙故事,每一個細節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當我們沉浸在這妙趣橫生的文字海洋裡時,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會心的微笑,甚至有時還會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然而,就在這歡聲笑語之間,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農村生活所特有的那份樸素之美以及寧靜祥和的氛圍。
作者如此別具匠心的改寫方式,無疑像是給原詩披上了一件華麗耀眼的外衣,使其煥發出更為迷人的光彩。這樣一來,不僅大大增強了詩歌本身的娛樂性和感染力,更是讓讀者在開懷大笑之後,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其中所蘊含的深邃意義,如同在品嚐一杯香醇的美酒,餘味悠長,回味無窮。
翻開丙叔佩史的《唐詩宋詞漫話》,我們再來聊聊宋·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如下: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終究是在六月時節的西湖之上,
此時的風光與其他季節迥異。
蓮葉廣闊無垠,連線著天際,
呈現出一片無窮無盡的碧綠;
映襯在陽光下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