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父子相見,終回頭是岸!(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孫晟假扮細作,來到兒子長孫行的中軍大營,不但立而不跪,還說自己是為救你而來,卻要長孫行給自己磕頭行跪謝大禮。
長孫行聽到長孫晟的聲音,感覺十分熟悉,但是卻又無法相信,眼前的老者怎麼會是自己的老父親?於是走上前來,取過燈籠,細看之下,扔掉燈籠,跪倒在地,哽咽著說道,“天吶,這難道是在夢中不成?”一時驚得龐統領和手下人目瞪口呆。
長孫晟將兒子攙扶起來,說道,“你且坐下,為父有話要和你單獨談談。”長孫晟起身之後,立刻吩咐龐統領,“你們守在帳外,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龐統領領令帶人退出帳外。
長孫行招待父親的隨行人等落座之後,走到父親身邊侍立,聽候父親的教誨。
長孫晟說道,“行兒,你身為我大隋的官員,在漢王楊諒起兵之時,不加以勸阻,卻率領大軍相助,做這謀逆之事,你真是好糊塗啊。”
長孫行低首說道,“父親,本來是要勸阻覲見的,但是漢王心意已決,根本聽不進去,皇浦誕數次苦勸,不還是被關進大牢,到後來身首異處嗎?”
長孫晟怒道,“老夫寧願你隨了皇浦誕身首異處,也還保住了名節,而你卻跟隨他起兵造反,終落個反叛逆賊。”
長孫行本想爭辯,卻把話又咽了回去,低頭不語。長孫晟說道,“你可知道?咱們長孫氏家,世代忠良。你高祖長孫稚,一生忠勇,屢立功勳,才會官至上黨文宣王,乃是我後世子孫學習的榜樣,你祖父長孫兕,雖不及前世高光,也是一生奉行仁德忠孝,憑其德行,封做開府儀同三司,為父因此一生誠惶誠恐,生怕不夠勤勉,辱沒我長孫氏家的門庭,勤學奮進,以天下蒼生為念,忠勇侍君,平突厥數次孤身犯險入敵營,滅南陳,深入腹地展才能,雖未光宗耀祖,卻不敢辱沒家風,而你,卻成了反王的爪牙,逆臣的鷹犬,將來九泉之下,你讓為父如何去見列祖列宗啊?”
長孫行跪在父親面前,流淚說道,“父親息怒。自兒子離開京師,到漢王身邊述職以來,漢王待我如上賓,不僅恭敬有加,而且關懷備至,其知遇之恩,讓兒不敢相忘,如今雖舉兵起事,正是用人之際,兒臣怎好背信棄義,做那不忠不義之人?”
長孫晟一聽不由火冒三丈,顫抖的手,指著長孫行罵道,“你這不肖的逆子,簡直糊塗透頂,愚不可及。何謂忠義?首先要上和天道,下順民心,中間對得起給你俸祿的君主,還有養育你的父母。對待朋友,雖然也有忠義,但是卻不能違背天道、民心,此乃大義,哪像你,不分是非,不顧天道,,你那是江湖義氣,怎麼能算得上忠義二字?”
長孫行說道,“父親,現在的楊廣雖然已是當朝皇上,但是也有人傳言,他弒父奪得皇位,假傳聖旨,賜殺前太子楊勇,若不是他使用見不得人得手段,如何會奪取太子之位?還有那楊素,仰仗先帝寵溺,功高震主,盡做些不義之舉,宇文化及雖無官職,卻和楊素互相勾結,欺上瞞下,結黨營私,漢王誅殺楊素,清除君側,有何不可呢?”
長孫晟一聽,更是大怒,喝道,“混賬,當朝皇帝,乃是先帝親自冊立得皇儲,如今既登大寶,那就是當今得皇上,楊諒就只是王臣,君臣一分,他起兵舉事,冠以清除君側,就是謀逆,就是大逆不道,何況他不顧天下蒼生,再起烽煙,讓無數百姓遭受戰火得塗炭,不忠之舉,愧對先皇,不義之行,遭百姓唾罵,如此不忠不義,你還捨命追隨?”
長孫行聽了父親的喝罵,一時無言以對,低頭沉默不語。
長孫晟繼續說道,“你可曾想到?有朝一日,我們父子在戰場上刀兵相見,殺個你死我活呢?”
長孫行頓時驚愕,不覺後退幾步,呆呆的看著父親,說道,“行兒未曾想過。”
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