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人心惶惶的朝堂之下,蘇玉的傷勢在碧桃悉心照料下逐漸好轉。

第三日上午,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屋內,蘇玉正坐在案前,專注地翻閱著手中的書卷,思考著接下來應該先下哪一步棋。

突然,一陣急促且慌亂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打破了這份寧靜。

“公子!宮裡來傳旨,陛下召公子進宮一趟!”碧桃心急如焚地推開房門,大聲稟告道,臉上滿是緊張與不安。

蘇玉聞言,立刻放下手中書冊,抬眸看向跑進來的碧桃,神色鎮定,目光中卻閃過一絲疑惑:“傳旨的公公可說了有什麼事嗎?”

碧桃微微喘著粗氣,搖了搖頭:“沒有,他說完就走了,連片刻都未曾停留,瞧那匆匆忙忙的樣子,似乎是不想讓人知道這訊息。”

蘇玉心中暗自思忖,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是冷靜地說道:

“更衣,進宮。”

碧桃趕忙跑到門口,對著正在庭院中忙碌的不言高聲呼喊:“不言,趕緊備馬車,陛下宣公子進宮!”喊完後,又匆匆回到房間,手腳麻利地從衣櫃中拿出蘇玉的官袍,小心翼翼地伺候他穿戴整齊。

馬車如離弦之箭般飛奔著往皇城門駛去,一路上馬蹄聲急促,揚起陣陣塵土。沒一會兒,便穩穩地停在了城門口。

蘇玉走下馬車,神色平靜地對不言交待了幾句,讓他在此等候,隨後便徑直朝著勤政殿走去。

她步伐沉穩,儘管身上的傷勢還未完全康復,每走一步都伴隨著些許隱痛,但她的腰背依舊挺得筆直,盡顯風骨。

“陛下,蘇大人來了,正在門口候著呢。”

小太監恭恭敬敬地低著頭,快步走進殿內通傳。

易安聽到通報,眼睛下意識地瞥向門口,心中不禁泛起一陣複雜的情緒。

自上次在監察司對蘇玉用刑之後,這段時間他一直被工部尚書抄家一事纏身,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抽出時間去探望蘇玉,看看她傷勢恢復得如何。

雖然他當時下手時心裡有數,不會讓蘇玉傷得太重,可到底是自己親自動手的,如今回想起來,心中多少都有幾分愧疚。

正當他暗自思量之際,老皇帝那沉悶而威嚴的聲音在殿中悠悠響起:“宣她進來吧。”

“是。”小太監領命,轉身快步走到門口,對著蘇玉恭敬地說道,“蘇大人,請。”

蘇玉穩步從外面踏步而來,他的臉色依舊有些蒼白,顯然傷勢尚未痊癒,但眉間卻透著一片喜色,彷彿懷揣著天大的喜訊。

一進到殿內,蘇玉便“撲通”一聲跪在御案前,拱手向老皇帝道賀: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借安置流民一事將朝中蛀蟲抓了出來,為大昭百姓除掉一大害!”

她聲音洪亮,滿是喜悅與敬意。

“哈哈哈哈!蘇愛卿請起。”老皇帝撫須大笑,眼中滿是欣慰之色,“多虧了蘇愛卿,以身入局想到這個主意。只可惜,朝中蛀蟲實在太多,他們盤根錯節,相互牽制,又與皇室宗親關係密切,想全部揪出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說到此處,老皇帝的臉上閃過一絲憂慮,語氣也變得沉重起來。

“陛下,我大昭雖實行科舉已久,但真正能靠科舉入仕,在朝堂上立足的官員,少之又少……”蘇玉說到這裡,頓了一下,眼睛飛快地往上面瞟了一眼,似乎是在小心翼翼地觀察皇帝的反應。

只見老皇帝的眉頭微微皺起,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他微微嘆息,說道:

“蘇愛卿說的,正是朕近段時日一直思慮的事。可世家大族在朝中根深蒂固,勢力龐大,又豈是一朝一夕就能將他們連根拔起的?”

“陛下既然有扶持寒門的意思,依臣愚見,不如將議事院交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