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風向對於襲擊而來的海寇來說更為有利,三艘聯環船如同飛魚一般划著白線就衝了過來。

看到聯環舟船頭的兩枚碩大的船釘,徐如華也不敢怠慢,他對著炮手們大聲喊道:“佛郎機,不要管遠處的炮船,先將這幾艘火船給打了!”

“虎蹲炮不要動!”緊接著徐如華又補充了一句。

“轟!轟!轟!”被動挨打了許久,海滄船的佛郎機炮也終於響了起來,水花在疾馳過來的火船附近炸起了水花。

看著如此密集的彈丸,火船上的海寇們也不敢縱船向前,趕忙一個人將前面的火船點了,另一個人則將兩船相連的鐵環解下。

澆了火油的火船瞬間升騰起一片大火,火船冒著滾滾濃煙悶頭就向海滄船紮了過來,粼粼波光當中通紅的火焰跳動,看起來十分震撼。

佛郎機的炮組分工明確,換彈手提著子銃的鐵提手將已經打完的子銃卸下,又裝好新的子銃後,瞄準手用小鐵錘將子炮敲進母炮,炮手則在旁邊填充發藥,在瞄準手操控尾部的細長握柄瞄準完畢後,炮手引燃發藥,完成擊發。

如此迴圈,在配合得當的情況下佛郎機炮的前三發發射時間不過二十息,在這種爭分奪秒的戰鬥當中,具有極強的優勢,而且佛郎機炮沒有和紅夷炮那樣擁有固定的炮架,而是使用鐵環固定,因此能有極高的轉向度。

船頭、船尾和右舷的佛郎機先後開火,只兩輪齊射就將直直疾馳的兩艘火船炸的星散,船上的燃燒物騰空而起,隨後又飄落在海面上。

由於澆了火油,落在海里的大火仍舊熊熊地燃著。而第三艘,則航向稍微遠了一些,在距離海滄船十來步的地方與之擦肩而過。

徐如華無比慶幸這群海寇膽小,在距離很遠的地方就放了火船,給了他們充足的準備時間。

徐如華提著刀,冷靜地看著又逼近不少的十幾艘敵船。

“佛郎機實彈直射、虎蹲炮散彈曲射,裝彈!”

“尾佛郎機,完畢!”

“右虎蹲炮,完畢!”

“……”

裝彈擊發是日常訓練的科目,在徐如華和董鶴的不斷呵斥下,水營的戰兵們此時也已經緩過了神,各炮組井然有序地進行裝填,片刻以後就響起了次第的報告聲。

在所有炮組換完彈以後,徐如華繼續指揮道:“右舷前二百五十步,中間兩艘炮船位置……”

在拉了一個長音以後,徐如華抽出刀衝著敵船狠狠的一指,嘴裡發出一聲暴喝。

“放!”

而他身旁的董鶴此時也掏出了一面紅色的三角小旗,在徐如華“放”的這個字剛落,小旗瞬間往下一揮,鼓起腮幫子吹響了口中的竹哨。

“轟!轟!轟!”

密集的炮聲從海滄船上響起。

一瞬間的後坐力將海滄船推得一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