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雁閉目,隨即施展五行土遁之術,身形化作一道流光,穿石而過,抵達彼岸。

駱風雁睜開眼,只見數丈之外,一扇半掩之門靜靜佇立,門後便是那堆積如山的黃冊。

她見旎嘯神色嚴峻,不禁側首詢問:“怎麼了?”

旎嘯沉默不語,目光在空曠的四周遊移,這片空地,長約二三十丈,寬達五六丈,空曠而神秘,令他心生疑惑。

空地四周,了無它物,唯獨背後緊貼著堅硬的石花巖壁,令人不解的是,冊庫為何偏要留出這樣一片空間,不與石壁緊密相連?

更令旎嘯詫異的是,距離冊庫那半掩之門不過六七丈之處,竟佈下了層層精妙的機關,若非他眼力過人,幾難察覺。

這些機關,佈局嚴謹,竟然是出自墨門之手。

墨門,世人知曉者寥寥無幾,極為神秘,但要說起幾千年前,戰國時期的墨家,怕是知曉者極多。

數千年前,戰國烽煙四起,墨家以兼愛非攻之名,享譽天下,秦戈鐵馬,橫掃六合,墨家以其卓越的智慧與技藝,成為了秦國征伐天下的幕後推手。

他們鑄造的攻城之器,銳利無匹,兵車滾滾,如潮水般席捲敵陣;所制護盾,堅不可摧,護得秦軍將士周全;更有那護營機關,密佈營地,令六國聯軍望而生畏。

,!

然而,正是這份助力,也讓墨門成為了六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待秦王政一統華夏,墨門又受命於修建始皇陵寢,精英盡出,匠心獨運,欲為千古一帝打造不朽之安息地。

奈何,秦運短祚,僅歷十五載便轟然崩塌,天下再次陷入動盪。六國遺孤,王侯將相,紛紛將怒火傾瀉於墨家,一場場血腥的捕殺悄然上演。

墨家鉅子,面對墨家滅門之危,毅然率領殘部遁入茫茫大山,隱姓埋名,以求保全一脈延續。

然,亂世之中,仇恨難消,六國遺民對墨家的追殺從未停歇。數十載風雨飄搖,墨家弟子在逃亡與反殺中損耗殆盡,幾近滅絕之境。

歲月悠悠,轉眼千年已過,墨家弟子彷彿人間蒸發,再無音訊。

世人皆以為墨家已成絕響,殊不知,在那深山密林之中,仍有墨家一脈,默默守護著古老的傳承與秘密。

時至李唐盛世,幾墨家弟子,心懷忐忑,悄然走出深山,一則是欲探世間對墨家之態度,是否已淡忘昔日恩怨;二則是欲知今朝何世,天下大勢如何。

誰料,恰逢百馬之變,朝局動盪,朱溫廢哀帝李柷自立,天下再次陷入紛爭與混亂之中。

那幾位墨家弟子,心懷沉重,踽踽獨行,終將所見所聞一一稟報於鉅子。

鉅子沉思良久,終是放棄了墨家重見天日的念頭,並於那時起,將“墨家”之名更名為“墨門”,舊時的門規、服飾皆煥然一新。

時光荏苒,金戈鐵馬的金蒙之際,墨門再度派遣精英弟子踏出山門,欲一窺外界風雲。

彼時華夏北疆,異族林立,而墨門子弟,雖身負漢家血脈,卻因世代隱居,未曾親歷漢唐之盛世,那份身為華夏兒女的歸屬感,倒也淡薄了幾分。

為了在這片陌生而危險的大地上生存,更為了融入塵世,他們改頭換面,隱姓埋名,恰逢鐵木真征伐花剌子模,軍中渴求奇才異士,他們便順勢入伍,憑藉超凡的智慧與技藝,在軍中大放異彩。

然而,當蒙古鐵騎南侵之際,因不忍同室操戈,這幾人憤然離去。

墨門掌門,亦即鉅子,聞訊後痛心疾首,意識到自己曾鑄成大錯,遂親自挑選百名精英弟子,南下抗元,誓要彌補當年之過。

他們投奔嶽武爺麾下,共圖興復大宋之偉業。然,天不遂人願,趙宋朝堂腐朽如泥,岳飛將軍北伐之路,佈滿了荊棘與鮮血,終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