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心中。”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道,若非要給道下個定義的話,就一個字,心。人心生萬物人心長萬物人心求萬物人心治萬物。”

“老先生晚輩有一點不明,既然人心如此厲害,為何不能把人心看破呢?為什麼我等俗人不能修道?”

陳玉峰問完老人沉思狀,片刻後老人說道:“人乃萬物之靈生七竅通百脈最是靈動,若一味的追求治人心。反而不得人心,勿把人心做人心,自在逍遙得自心。”

老人此言一出竟然閉目沉思良久未發一言。

陳玉峰也沒有打攪老人冥思,自顧自的坐著品嚐香茶。

良久老人睜開眼眼中精光一閃。微笑著說道:“小友雖然年少,但是道心雄厚老夫險些道心不穩慚愧慚愧。”

“我觀小友心事重重,胸間似有殺戮之氣,老夫自大說一句,人間事本非常仇恨疾苦皆虛妄。兩袖清風雲中走隨波逐流又何妨,莫問此去向何方路路前條道中藏。”

“小友老夫的話,不知你可聽懂,我看小友也是心情中人。雖然道在胸中藏,但是沒人引領也是枉然。今日老夫就指點你一番,好助你成就一番事業。”

“小友進來時應該看到此處的場景。並非外界所說那樣,你想找的人也不在此處,那人本不該如此,也是被魔心籠罩才會做出那等糊塗事。”

“既然大錯已釀成,小友何不給她一個改過的機會,我雖然不涉足塵世,但是世間事無非名利二字,小友切記名利最害人,莫要太過留言以後自當有一番作為。”

“老先生多謝教誨,聽您一席話晚輩茅舍頓開,我觀先生屋外都是草藥,想必先生也是醫道聖手,晚輩剛好也在醫道,先生能否教導一番晚輩好聆聽大道。”

陳玉峰說著站起來,豎起中指和食指單掌朝前,對著老人躬身一禮,這是一個標準的敬禮姿勢,老人淺笑著點了點頭,看向陳玉峰的眼神中滿是欣慰。

陳玉峰從木屋走出來時,金成中父女已經在木屋外站了一會,看到陳玉峰出來金正敏關切的看著他。

金成中的眼神中滿是期待,看來他們都很想知道,陳玉峰在木屋裡到底說了些什麼。

陳玉峰走過去對他們點了點頭說:“金先生金小姐我們先回去,回去再告訴兩位好嗎?”

陳玉峰說完對著木屋深深的鞠躬,然後三人一起跟在童子身後,朝山洞外面走去,等三人站在最後一道門前時,童子拿出一個小木盒遞給陳玉峰,說是老人讓他拿來的,讓他回家再看。

陳玉峰接過木盒裝進揹包裡,謝過了童子後,轉身走了出去。

在車上,陳玉峰拿出了木盒,這是一個檀木的長方形木盒,散發著陣陣的檀木香味,木盒的蓋子中間鑲嵌著一塊圓形琥珀,琥珀中一隻螢火蟲尾部還在閃閃發光十分神奇。

只是從外表看的話,這個檀木盒的價值也不低,但是老人既然把檀木盒送給自己,肯定有他的寓意,絕對不是錢的問題。

剛才在山洞裡陳玉峰向老人討教醫術時,老人對陳玉峰說了一番很有深意的話。

“中華醫術博大精深,自上古黃帝時有名醫俞咐開始,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青囊,等等名醫醫學典籍數不勝數,為什麼發展到今天這個時代,中醫卻沒有新的發展呢?”

“在遠古時期人類沒有先進的儀器和裝置,一樣可以看穿人的腑臟,準確的判斷病情,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在古時候人的壽命,反而比科技昌明的現代要長壽呢?古時候的中醫都有自己獨到之處,為什麼現代反而還不如古時候呢?這些問題你有沒有想過?”

“話句話來說,假如我們再回到古時候,是否還能像現在這樣暢談無阻呢?老夫送小友一言:須知身前身後事,莫問腎